自我管理是指個體透過自我意識來省查自己言行,進行自我教育的行為過稱。是個體充分發揮主體性,自主發展,把行為規範內化為自覺行動的過稱,是自我意識能動性的表現。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無論是從素質教育,還是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說,他都是極具探討價值的課題。《中學德育大綱》明確要求班主任“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們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本文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就觀念和方法兩方面談些粗淺的看法。
1、班主任要有科學的管理思想導向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班級的靈魂。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在如今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特別需要在心育上下功夫。要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讓他們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須要從以事為中心的管理轉到以人為中心的的管理,以紀律管理到行為管理,從監督管理到勵志管理,從專制型管理到民主型管理。現代管理不只侷限於限制、約束,更多的則是組織、協調、激勵。科學的管理觀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標,體現時代精神,符合學生實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為主題的思想。我們可以這樣說,班主任正確的管理觀是實現班級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為此班主任必須堅持“三觀”
1、學生主體觀。就是以人的發展為中心,在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把學生僅僅看作是你的管理物件。其實學生即是管理的客體,又是管理的主體,是主客體的統一。所以我們要尊重他們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這需要我們班主任要有民主精神,要尊重和熱愛學生,和學生和平相處,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這樣來適應學生主人翁意識的需要,滿足學生獨立自主的願望。這樣的民主管理,有利於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他們自立、自理、自治的能力。
2,管理開放觀。這是相對過去那種“作繭自縛”式的管理而言的。這種落後的封閉的管理在如今高科技資訊化時代,更是行不通,更見其荒謬。馬克思早就說過:“認識一切社會關係的綜合。”即人是社會的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而人的成長過程又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迴避現實,躲在“象牙塔”內大談管理,是空洞的管理,是無用的管理。是不可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全面開放、廣泛聯絡,不斷髮展的社會。我們的管理也應該是開放性的系統,也就是我們要確立“大德育”的概念,經常與社會\家庭溝通聯絡,協調好相互之間的關係,把班級對學生的管理延伸到家庭和社群。調動各種因素來影響學生,在更為廣闊的環境中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促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使得他們能系統社會化——將一個自然人,成為社會需要並推動社會法展的社會成員。
3.理論指導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79年的一份檔案中指出:“在當今,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使教師和研究員職責趨向一致。”教育要為未來培養人才,面向21世紀的教育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反映在教育結構、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等諸多方面都發生相應變化。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充電”,要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勤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用最先進的科學理論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根據管理實際,把科學的管理理論內化為自己的管理策略,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符合實際的管理措施,增強教育管理的適應性。
二,班主任要有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在集體中每個成員都參加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主動性、創造性和首創精神。”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實踐中“德育注重自制,智育注重自學,體育注重自強”,“為學生預備各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有一項重要內容是“集體主義的自我教育”,提出了“集體生活是兒童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的思想。教育家的這些真知灼見,非常精闢的闡述了集體主義對於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大意義,也給班主任如何以人為本,充分利用班集體這一重要載體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指明瞭方向。
1.發揮班集體目標的導向作用
班級目標對於全班學生具有極強的導向性和較大的制約性。發揮班集體的目標功能,叫要讓全體學生參與制定目標,明確奮鬥目標,這樣把個人利益和班級集體利益統一起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圍。這樣透過集體思想/集體感情/集體意志的薰陶感染,透過個人在集體中的權利義務,找到自己的定位,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從而產生積極的自我體驗,使得他們能夠以集體規範作為參照系,自覺按照“集體主義”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這不斷自我分析、自我調節、自我激勵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
2.發揮身邊榜樣的模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的榜樣更具魅力。因為學生覺得可親、可敬、也可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他們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麼生活中鮮明的形象對於他們的影響就越強烈。”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的班主任要有一雙慧眼,要及時發現、善於發現班級成員中的上進點、閃光點,樹立好的典型。做到事事有典型,人人有榜樣,時時有楷模。透過受教育者“接收—反映—內化—行為”這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從而達到榜樣的啟動、控制、調節、矯正的功能。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樹立榜樣要注意層次性、階梯性,讓所有成員都能在榜樣群眾找到自己的希望,看到自己的未來,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
3.發揮量化評估的警策作用
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美國一家公司老闆斯瓦勃到他下屬的一個達不到生產定額的工廠調查發現,日班工人無精打采,工作渙散,每班只能生產六個單位產品,他知曉後便在地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6”字就離去了,夜班的工人接班後,得知老闆所作所為,似乎有所領悟,第二天,斯瓦勃來到工廠,發現“6”被改寫成大的“7”字。日班工人接班了明白了夜班工人對他們的挑戰。日班工人鬥志昂揚,情緒高漲,發奮工作,把“7”換成了神氣活現的“10”。不久,這個生產一度落後的工廠就重新整理了全公司的生產記錄。這個故事說明了量化評估的激勵作用,它喚醒了人們的競爭心理、自強意識。所以,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就要依據《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設定、制定、運作班級量化評估表、獎懲細則,讓鮮明的數字來說話,獎好罰差,從而造成一種壓力,形成一種氣氛,造就一種動力,使得做得好的同學產生自尊、自愛的自我體驗,培養成就感、自豪感,激發他們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做的欠缺的同學看到差距,產生自責、內疚的情緒反應,讓兩種自我交鋒,增強自主意識,促進他們心靈的成長,實現人格的完美。
自我管理是指個體透過自我意識來省查自己言行,進行自我教育的行為過稱。是個體充分發揮主體性,自主發展,把行為規範內化為自覺行動的過稱,是自我意識能動性的表現。自我管理能力是自我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無論是從素質教育,還是從終身教育的角度來說,他都是極具探討價值的課題。《中學德育大綱》明確要求班主任“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們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本文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就觀念和方法兩方面談些粗淺的看法。
1、班主任要有科學的管理思想導向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班級的靈魂。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在如今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下,特別需要在心育上下功夫。要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讓他們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須要從以事為中心的管理轉到以人為中心的的管理,以紀律管理到行為管理,從監督管理到勵志管理,從專制型管理到民主型管理。現代管理不只侷限於限制、約束,更多的則是組織、協調、激勵。科學的管理觀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標,體現時代精神,符合學生實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能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發展為主題的思想。我們可以這樣說,班主任正確的管理觀是實現班級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為此班主任必須堅持“三觀”
1、學生主體觀。就是以人的發展為中心,在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把學生僅僅看作是你的管理物件。其實學生即是管理的客體,又是管理的主體,是主客體的統一。所以我們要尊重他們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這需要我們班主任要有民主精神,要尊重和熱愛學生,和學生和平相處,做他們的良師益友,這樣來適應學生主人翁意識的需要,滿足學生獨立自主的願望。這樣的民主管理,有利於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他們自立、自理、自治的能力。
2,管理開放觀。這是相對過去那種“作繭自縛”式的管理而言的。這種落後的封閉的管理在如今高科技資訊化時代,更是行不通,更見其荒謬。馬克思早就說過:“認識一切社會關係的綜合。”即人是社會的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而人的成長過程又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迴避現實,躲在“象牙塔”內大談管理,是空洞的管理,是無用的管理。是不可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是全面開放、廣泛聯絡,不斷髮展的社會。我們的管理也應該是開放性的系統,也就是我們要確立“大德育”的概念,經常與社會\家庭溝通聯絡,協調好相互之間的關係,把班級對學生的管理延伸到家庭和社群。調動各種因素來影響學生,在更為廣闊的環境中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促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使得他們能系統社會化——將一個自然人,成為社會需要並推動社會法展的社會成員。
3.理論指導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79年的一份檔案中指出:“在當今,教師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使教師和研究員職責趨向一致。”教育要為未來培養人才,面向21世紀的教育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反映在教育結構、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等諸多方面都發生相應變化。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充電”,要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勤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與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用最先進的科學理論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根據管理實際,把科學的管理理論內化為自己的管理策略,並制定出切實可行、符合實際的管理措施,增強教育管理的適應性。
二,班主任要有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在集體中每個成員都參加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主動性、創造性和首創精神。”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實踐中“德育注重自制,智育注重自學,體育注重自強”,“為學生預備各種機會,使學生能夠大家組織起來,養成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有一項重要內容是“集體主義的自我教育”,提出了“集體生活是兒童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的思想。教育家的這些真知灼見,非常精闢的闡述了集體主義對於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重大意義,也給班主任如何以人為本,充分利用班集體這一重要載體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指明瞭方向。
1.發揮班集體目標的導向作用
班級目標對於全班學生具有極強的導向性和較大的制約性。發揮班集體的目標功能,叫要讓全體學生參與制定目標,明確奮鬥目標,這樣把個人利益和班級集體利益統一起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圍。這樣透過集體思想/集體感情/集體意志的薰陶感染,透過個人在集體中的權利義務,找到自己的定位,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從而產生積極的自我體驗,使得他們能夠以集體規範作為參照系,自覺按照“集體主義”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言行,這不斷自我分析、自我調節、自我激勵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
2.發揮身邊榜樣的模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的榜樣更具魅力。因為學生覺得可親、可敬、也可學。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他們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麼生活中鮮明的形象對於他們的影響就越強烈。”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我們的班主任要有一雙慧眼,要及時發現、善於發現班級成員中的上進點、閃光點,樹立好的典型。做到事事有典型,人人有榜樣,時時有楷模。透過受教育者“接收—反映—內化—行為”這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從而達到榜樣的啟動、控制、調節、矯正的功能。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樹立榜樣要注意層次性、階梯性,讓所有成員都能在榜樣群眾找到自己的希望,看到自己的未來,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
3.發揮量化評估的警策作用
有這樣一則故事說,美國一家公司老闆斯瓦勃到他下屬的一個達不到生產定額的工廠調查發現,日班工人無精打采,工作渙散,每班只能生產六個單位產品,他知曉後便在地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6”字就離去了,夜班的工人接班後,得知老闆所作所為,似乎有所領悟,第二天,斯瓦勃來到工廠,發現“6”被改寫成大的“7”字。日班工人接班了明白了夜班工人對他們的挑戰。日班工人鬥志昂揚,情緒高漲,發奮工作,把“7”換成了神氣活現的“10”。不久,這個生產一度落後的工廠就重新整理了全公司的生產記錄。這個故事說明了量化評估的激勵作用,它喚醒了人們的競爭心理、自強意識。所以,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就要依據《中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設定、制定、運作班級量化評估表、獎懲細則,讓鮮明的數字來說話,獎好罰差,從而造成一種壓力,形成一種氣氛,造就一種動力,使得做得好的同學產生自尊、自愛的自我體驗,培養成就感、自豪感,激發他們朝著更高的目標奮進。做的欠缺的同學看到差距,產生自責、內疚的情緒反應,讓兩種自我交鋒,增強自主意識,促進他們心靈的成長,實現人格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