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演講比賽和詩歌朗誦區別和共同點

    一、演講:通俗平易;朗誦:典雅華麗 演講語言與書面語言的差異在於是否通俗平易。朗誦的文字是詩歌、散文等文學 作品,朗誦就是用口語的形式去"誦"書面語的文字。 演講的語言要儘量選用那些口語化的詞語和句式,儘量不用生僻詞語、文言詞語、 專業術語,儘量不用倒裝句和太長的句子。 朗誦語言遣詞造句的特點是典雅華麗,具有文學語言色彩。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荷塘月色》的語言。

    二、演講:以"講"為主;朗誦:以"演"為主 演講以講為主,以演為輔,所講的是演講者的本色口語。它是一種介乎日常生活 語言和表演語言之間的品語。這種口???首先要像日常談話那樣親切自然,但又不 能像日常談話那樣語調平淡,缺乏激情,否則,演講就會缺乏鼓動性,失去吸引 力;它當然要像表演語言那樣講究抑揚頓挫,但又不能像舞臺表演那樣模擬角色、 惟妙惟肖,否則,演講語言就會失去真實性,失去親和力。演講時聲音的音質要 基本保持本色,是演講者本人同聽眾的對話和交流,本色的聲音才有可能讓聽眾 產生親切感。 朗誦的語言純粹是一種舞臺表演語言。為了使朗誦能夠吸引聽眾,把聽眾引入原 作品的意境,朗誦語言要比演講語言更加誇張。朗誦時要儘量在平淡中尋找語調 的變化,大起大落、激情澎湃。

    三、演講:重在"鼓動";朗誦:重在"抒情" 演講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演講必須發表意見,就是闡明觀點和理由,即"說 理";二是演講必須抒發情感,即"抒情";三是演講必須感召聽眾並促使其行 動,落腳點在於"鼓動"。沒有"說理",演講者的意見就難以令聽眾信服;沒 有"抒情",演講很能難感染聽眾,引起聽眾的共鳴;而情理交融才能把聽眾"鼓 動"起來。"說理、抒情、鼓動"三者融為一體才構成演講。鼓動性是演講語言 的突出特點。 朗誦,其作用重在抒情。《現代漢語詞典》對"朗誦"的解釋是:"大聲誦讀詩 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達出來。"朗誦的根本任務是抒情,朗誦語言要特別注 重抒情。優秀的朗誦者總是力爭使自己的語言句句含情。抒情性是朗誦語言的突 出特點。

    四、演講:靈動地講;朗誦:照本而誦 優秀的演講者,要根據現場的變化對原先準備的提綱、講稿作靈活處理,增刪、 改換演講的部分甚至全部內容都有是允許的,在演講過程中迸發新的思想火花, 即興發揮講出蘊含哲理的警句、令人叫絕的妙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正確的晾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