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仁水樂

    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也。

    在教育孩子正確理解生、死大事這個問題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給了響亮而又明亮的回答。

    生死存亡,不僅是所有生物面對的現實問題,更是人類苦苦思索探究的終極課題。

    朝聞道,夕死可矣。

    儒家之所以能被過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就在於他們那種“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虛心接受教育、認真注重學習的Sunny心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作為生命的過客,生固不由己,但死可選擇。作為家長,我們只有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穩健、舒緩、達觀、坦然……

  • 2 # 種金易

    多次跟兒子或學生說過: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偶然的,但“去”卻是必然的!

    說到“死”,華人總覺得“不吉利”,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總有意避免談及。至於教育,更幾乎是零。要麼就利用神話或宗教中的諸如“昇天堂、到很遠的地方、去極樂世界”來對死亡作解釋。更有甚至者,用“死後變鬼”來誤導孩子,實不可取——只能給孩子造成恐懼與陰影,毫無教育意義。

    對於這一點,國外做得較好。像美華人,他們普遍認為,待孩子長大到有足夠的領悟能力時,就向其傳授某些積極的“生死觀”,甚至開設了別具一格的“死亡課”——由在教育部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或護士,走進課堂當教師,跟孩子們認真地討論人“死”時會發生什麼事,並且模擬一旦遇到親人因車禍死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或乾脆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甚至設計或參加一臺模擬的“向親人遺體告別”儀式等等。儘管也有人認為,這麼做可能會給孩子心中留下陰影,但大多數教育專家和家長卻對此表示了無保留的支援。

    而我們,至少應該這麼向孩子們這麼解釋說:其實“死”和“生”是自然而然又順理成章的事,沒有“死”,也就無所謂“生”。即便是無生命的星星、地球和太陽,也都有其壽命。一個人死了,其肉體也就隨之從現實中消失了,但其子女卻在延續他的生命,他的思想、作品和所做的好事仍可能被後人津津樂道……如此,還能幫助他塑造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現在有不少開明的家長也會利用清明或“陰曆中元節”,巧妙地引導孩子對先人的懷念與追思。面對親人過世,也積極讓孩子理解“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

    當初先父彌留之際,孩子看到很害怕,身體直往後縮。我反讓他大伯特意牽著他的手,勇敢地握住正處在彌留之際的老人那乾枯的手,輕輕摸著先父的臉,向他送上祝福的話語,目送他告別人世。當然我也“迷信”了一點兒,跟孩子們講:摸了先人的手或臉,以後再也“不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冬天景色優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