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老人的嘮叨其實是擔心。也許當你老了的時候,也會這樣囉嗦,老了就相當於暮年了,夕陽西下了,也會感慨時間的流逝,或許下一天就不在人世了,總希望將自己所有的道理,所有的關懷給予自己的親人

  • 2 # 紅塵彌勒

    這又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的問題,一個比較有質量的好問題。

    因為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大多是滔滔不絕的說上半天,回頭一看卻離題萬里,實在令人啼笑皆非。而越是一個小說創作的老手,越會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越寫越長,越寫越囉嗦,就是因為有一種創作的興奮點,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關照全篇,也為了體現對於文字駕輕就熟的體驗,便會有一種自主的放縱,也是為了用文字證明自己的獨到和風範,結果卻事與願違的越寫越多越拉越長,行文窸窸窣窣瑣瑣碎碎,一些雞毛蒜皮的意向也被放大到了主要介面,造成常常與文旨背道而馳,或者過多的加入了自我的主宰意識,使得文字出現了不該主觀化的客體表述。

    搞小說創作,能事無鉅細又簡明扼要的表達中心思想,實在是一件特別難以把握的事。

    曾經有一位國內的老作家,一個著作等身聲名鼎盛的著名作家,專門就這個問題談論過自己的感慨。他也絲毫沒吝惜自己的崇高地位,對自己進行了無情的分析解剖,他自己就存在著這樣的難題和考驗。

    也不光是他,還有他身邊周圍的其他著名作家,幾乎都大面積的存在著這樣的困惑,想要做到短小精悍,卻反而拉開了架勢變成了大水漫灌,一任文思瀰漫發散,變成了一種肆無忌憚的信馬由韁,想說就說,想停卻停不下來了,這就是一種創作的變態,或者是病態。

    這個人就是被譽為國內短篇之王的林斤瀾。

    他個人的遏制辦法就是固始自己的意識,有意的在限定的篇幅裡儘量做到語短神長,意猶未盡,利用意境和神韻帶動(調動)讀者的思維,使這一努力變成一種刻意的自我革命。這在老作家來說,無疑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品格和認知,更是對我們這些創作後輩有無限的啟迪和開智。

    那就不妨提前寫出一個固定的創作計劃,包括一些細枝末節,儘量做到包攬總括,不留餘地不落死角,按照這個規劃堅定執行事前的創作思路,而不再任由固有的囉嗦狀態恣意氾濫,這是一種近似於強制性的剋制自我,也是一個創作者最大的忍耐,卻考驗了作者的潛在的巨大潛藏能量,言簡意賅,餘韻悠長,這才是一個小說創作者應該給讀者呈現的看點,而不是任由其拖沓漫漫,大水無疆。

    還有一點,就是初稿之後的再次修刪,這也是對於自我慣於囉嗦的最好制約,刪繁就簡三秋樹,雖不至於達到一種極致的精約表述,但也要比漫無目的的一味邋里邋遢囉裡囉嗦好上一萬倍。

  • 3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主次分明,不重要的地方一帶而過,到了自己喜歡的或者是很重要的地方時可以多寫,比如說人物形象和打鬥什麼的,像語言對話有時只簡單敘述說明結果即可,但推理小說另當別論。最好有個大綱,按照那個寫,適當新增。寫完之後清空思想再讀一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韓之爭--竹島(獨島)是怎麼回事,在哪啊,到底是哪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