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岡教育直播課堂
-
2 # 使用者1956502798232
謝邀。語文為何要朗讀,我們知道,平常我們說,語言表達能力強不強,是看一個人講話是否順暢,是否邏輯性強,是否具有說服力,是否表意清晰,詞彙是否豐富感染力強,也即口頭表達要與思維知識有機統一,高度契合。而我們學習語文時,眼耳口手腦聯動最好的方式是朗讀,手指,眼觀,口讀就腦動了。久而久之,這幾個器官就形成良好的聯動,達到口熟,眼快耳聽,腦子就容易記憶了。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的能力了。這樣做了一定的功課後,你的表達能力就越來越強了。這就是俗稱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了。我這個說法僅是一個感性的認知,理論上沒有高度。
在上小學時起,老師就會要求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背誦課文,課後的習題第一題也是如此,語文學習中,朗讀課文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幫助?為什麼需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每天朗讀課文能訓練語感
眾所周知,語言類科目的學習重在語感的培養。而語感的培養首要的就是要不斷地發聲訓練,其中,朗讀優美的文章是第一也是最基本的手段。有的語文教學走了歧路,過多集中在默讀和大量刷題上,學生的朗讀能力大幅下滑。連最普通的正確、流利的交流,都有許多學生已經不能達到,更別提有感情地誦讀課文了。一篇文章讓學生讀都不能讀得停頓準確、字音正確、流利順暢,讓他們去寫一篇同樣流暢的文章難度該有多大?
2.每天朗讀課文能鍛鍊口頭表達
語言水平的提高除了讀,當然更離不開說。而現在的語言類學習,特別是語文學習,由於沒有口語測試這一要求,學生大多數懶得開口。過去常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當學生不注重口頭表達後,很多人便連正常的說話都不怎麼會了。這可真不是誇張!在語文課堂上,要想得到學生簡潔、完整、有邏輯的口頭回答,實在是一件接近於奢望的事了!
現在的孩子跟父母親交流的時候,你往往第一遍不知道他們到底在表達什麼,需要追問,才能搞清楚他們的真正意圖。而孩子們在一起溝通卻沒有障礙,他們似乎自己發明了一種交流的語言體系,透過一些無意義的符號、口頭禪、表意音節、肢體語言,他們的交流已經不怎麼符合語言習慣了,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事情。
3.每天朗讀課文能訓練聽的能力
朗讀需要配合傾聽,才能不斷加以改進,否則,就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必須在認真聽的基礎上,不斷地發現自己朗讀當中的毛病,才能逐步剔除掉這些毛病,提升自己的朗讀水平。比如說讀得結結巴巴為什麼?讀得平平淡淡又是為什麼?如果不具備聽的能力,又怎麼能察覺自己朗讀中的問題呢?同樣,現在不少學生對於老師課堂上的提問,往往不能理解;並進而發展到一個題目如果老師不分析題義他們根本無從下手,而一旦講清楚了題目的意思,他們立馬能做得又快又好。這是為什麼?因為長期不注意聽的訓練,導致接收資訊的渠道閉塞了一個。
4.每天朗讀課文需能提高賞鑑文章的能力
在朗讀課文的同時,加上了傾聽和思考的作用,就會逐步深入到文章當中去,發現文章的美和匠心獨運。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並且,隨著朗讀的深入,個人對於作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就會從隨便的讀到有選擇的讀,從泛讀到精讀,這就是對於文章賞鑑能力的不斷提升。
總之,每天朗讀課文能不斷地輸入和輸出,再加上思考的不斷深入,語感更好,思考更清晰,所以請大家都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朗讀能力,這個任務真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