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酒米粒兒
-
2 # 小兔愚樂
參演電影電視劇近百的星爺
我十分相信可以的,首先吃過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周星馳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內地移民家庭裡,一家人生活在九龍窮人區。7歲時,父母離異,他和姐姐、妹妹一起在單身母親的撫養下成長,他的名字是母親起的,出自《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在聖瑪利奧英文書院唸完中學後,他做過辦公室助理。
1982年,周星馳報考第1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一次沒考上,最後幾經輾轉進入了訓練班的夜間部,並開始在無線電視劇中擔任臨時演員。
周星馳是個內心情感極其豐富的人,只是不容易表達出來而已。他並不“獨裁”,頂多是“自我”一點,傳統喜劇的繼承者,也是開拓者,他透過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來表現人物在矛盾衝突中的行為方式,從而形成無厘頭的表演方式。
其喜劇風格也經歷了從誇張到內斂,從搞笑到溫清,從肢體語言的表現到進入人物內心的轉變過程,他以喜劇的敘事形式來表現悲劇性的主題意蘊,在給人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能引起觀眾的反思,努力!奮鬥!靠不斷地自我鼓勵,咬牙撐過那些質疑、嘲笑和辱罵。他倔強得像只打不死的小強,又活得卑微地像只蟑螂。
他用電影告訴我們,什麼是奮鬥,什麼是初心,什麼是愛,什麼是善良,什麼是純真,什麼是俊智星弛。
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周星馳積極參加“香港演藝界9·21傳心傳意大行動”,為地震災民籌募重建費用。
2001年,周星馳帶領《少林足球》演員在綜藝節目《百萬富翁》贏得100萬善款,並將贏得的獎金全數捐給瑪麗醫院癌病兒童。
2004年,印度洋海嘯,周星馳在香港藝人中帶頭捐出50萬港幣,又捐出電影《功夫》在香港一天的票房,總額超過了900萬港幣。《功夫》上映的時候,他為南韓語言障礙兒童籌款舉行慈善首映。他還為癌症中心捐獻骨髓,帶動香港市民踴躍參與。
2008年1月,周星馳出席在北京東高房小學舉行的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讓每個兒童有個好開始”-好開始兒童慈善專項基金啟動儀式,親自為兒基會拍攝關愛流動兒童的公益廣告片,還作為代表為北京的流動兒童學校捐贈30間電影放映室。
2008年2月,在“脊髓再生愛心創明天”直播籌款節目活動上,周星馳捐出單車和珍藏DVD籌款,分別募得10萬及15萬元善款。
2008年5月,在5·12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透過香港的慈善機構捐款,但周星馳不願透露捐款具體數目。之後他又透過很多途徑進行了多次捐款,其中包括將2008年《長江7號》電影中的部分收入捐贈給災區。
2008年6月,周星馳參加由香港演藝人協會發起的“演藝界5·12關愛行動”慈善活動。當天募集到善款3134萬港元透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樂施會等6個國際性慈善組織全數捐贈給汶川大地震災區。
2009年,臺灣八八水災,正為新片忙碌的周星馳默默捐款到紅十字會,個性低調的他說:“希望臺灣同胞早日重建家園。
最後,無論哪種型別,無論是解構還是喚醒,無論是一個天才表演藝術家還是一位走近內心的思想家,星爺都能不斷翻越自己這座山峰。
我們不止欠星爺一張電影票。
-
3 # 安國零零七
周星馳以前的影片如果擱現在那我想可能會更加的爆紅。就目前為止還真的鮮有能媲美周星馳作品那樣的高度。看似無厘頭又章法有度,帶有卡通片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主要還是臺詞對白的設計,那更是獨樹一幟,片中事件的銜接精煉而又不讓你覺得斷片。真的是無可挑剔。現在的影片太急功近利,拍的太腦殘了,敷衍式的假,假的不等再假。沒有可比性。
回覆列表
很難,因為現在的市場更新太快,都追求資料而非質量了。好好拍戲反倒成了異類,如果在現在的環境下,周星馳怕是沒有那個耐心或者環境來鑽研喜劇了吧。幸好他不是這個時代的,否則就沒有那麼多優秀的喜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