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孔方財經
-
2 # 牛熊交易室
首先,我們透過查閱一些資料可以發現,美華人對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壟斷”地位有多震撼呢?我們不說美國,單說芝加哥大學,就已經有二十九位校友以及教授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美國以外的世界上其他國家獲獎人數的兩倍多。
如此結果背後,是美國經濟的強大,也是美國學術環境與學術體系,學術風氣的良好。第一,我們知道美國是經濟強國,有著類似“霸主”的地位。這強有力地推動著美國經濟學界的發展與前進。美國的經濟學理論研究,實驗論證,相關政策,教育體系,構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學體系,研究的整體環境是許多國家無法比較的。
第二,在美國的高校以及整個教育圈,優秀的導師與各類學術研究人員,豐富多彩的各界資料,強有力的資料研究支援等等都是經濟學研究的堅強後盾,給予了研究人員充分而理想的研究治學條件環境。
孔方兄大概統計了一下,從1969年至今50年時間,諾貝爾獎的的主當中有8位英國經濟學家、3位法國經濟學家、1位義大利經濟學家、1位蘇聯經濟學家,其他基本為美國經濟學家。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和法國、義大利的獲獎經濟學家,基本都在美國的大學任教。
為什麼美國幾乎壟斷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孔方兄認為主要有一下幾個因素。
一是美國足夠大。
一個大體現為經濟規模大,經濟的多樣性、複雜性越高,就越有研究的價值和空間。我們知道美國一度是最強的製造業大國,如今則是科技、金融、文化大國,而且仍然是遙遙領先的GDP第一大國,足夠多的領域給了經濟學家更多的觀察空間和角度,這是其他小國家很難實現的。
第二個大,體現為大學的數量和規模。美國是西方國家人口最多的國家,相應的需要大量的大學匹配教育需求。但大學數量多並不是充分條件(可以觀察某大國),學術自由比數量更為重要。美國大學的氛圍是非常開放的,學術和爭鳴非常普遍,不像某些大學帶有強烈的行政級別,校長和教授們忙著搞經費,這樣是做不好學術,帶不好學生的。
大學數量多,從業的教授學者多,加上學術自由,那麼就能形成一個大的學術圈子,學術圈子之間的交流和相互之間的批判,能夠大大促進學術的發展,這是那些閉門造車的人做不到的。
第二個原因,在於文化積澱。美國是在上世紀初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長期以來奉行的是市場經濟,強調效率,至今美國都是西方國家福利程度最低的國家(可以對比歐洲)。自由的市場經濟,是最有活力的,其具備更多的可能性,能夠做出很多原生性的創新。經濟學家,始終是基於現實的觀察而抽象出經濟理論,然後用這些理論來指導實踐。而美國最自由的市場經濟,給了經濟學家這樣的土壤。
第三個原因,在於諾貝爾獎的評獎規則。簡單說,諾貝爾獎是投票投出來的,而投票的人都是相應學科的權威人物。由於美國長期以來在經濟學方面具有壓倒性優勢,以至於這些投票的專家們,大都更熟悉美國的學術權威,而不太熟悉其他國家的候選人,選票自然而言也就會傾向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