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讓足球飛

    CUBA球員進入CBA打出名堂的鳳毛麟角,究竟是缺什麼呢?我認為身高、球技和身體對抗方面是關鍵。

    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球員每年都有參加CBA選秀的,從媒體的關注度和俱樂部參選的意願度來說都不是很高。很多俱樂部甚至是直接放棄了選秀的名額,這讓選秀變得有點雞肋的味道。這個類似於走形式的選秀大會何時才能讓俱樂部重視,選出真正對球隊有更大幫助的優秀大學生球員呢?

    首先,從政策上已經比之前有了比較大的改善,姚主席上臺後,頒佈了選秀球員的最低年薪標準,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優秀球員參選的意願。被選中的狀元年薪不得低於50萬元,其他順位的最少也有18萬元。對於大學生而言,如果畢業後參加工作,很難拿到月薪過萬的,但是參加選秀有機會成為職業球員,收入就會比很多工薪階層都高很多,如果真正有實力的球員,還是願意去嘗試的。

    但是問題來了,什麼樣的球員才有實力在CBA當中打上比賽,獲得不錯的資料呢?事實上,從歷屆參加CBA比賽的前CUBA球員來看,真正能夠打出名堂的就是遼寧隊的韓德君,目前是球隊中的主力,而且年薪大幾百萬元。拿到過總冠軍戒指,是成就最高的球員之一。

    曾令旭也是透過選秀參加職業聯賽表現比較出色的,上賽季在山西隊場均可以貢獻16分以上,這樣的資料即便是面對職業球員也是不落下風的。而這些資料也幫他拿到了高薪合同。

    除了以上兩人,其他混跡CBA的大學生球員處境就比較尷尬了。前年貴為狀元的郭凱目前在廣州隊總算是打上了球,場均也能貢獻5分,也算是活下來的球員之一。周湛東之前在宏遠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守對方的主要得分手,轉會到青島隊後,資料和上賽季基本持平。谷玥灼在廣州隊幾乎是處於無求可打的狀態。

    綜合上述,CUBA的球員要想在CBA取得更大的成功,需要從哪些環節進行提升呢?

    從身高的角度來說,很多大學生球員在打CUBA的時候,身高都是不錯的,比如2米左右就可以打中鋒了,但是一旦進入到CBA只是小前鋒的身高,比如宏遠隊今年選到的萬聖偉,本賽季連1分鐘的上場時間都沒有。但是第一年打職業聯賽的朱傑,身高雖然也是偏矮,依然可以獲得不錯的上場時間。

    因此,CUBA的球員應該更多的把投籃能力進行提升,如果有一招非常不錯的能力,也是可以立足CBA的。另外一點就是多注意加強力量練習,很多球員進入CBA無所適從主要就是對抗能力太差導致的。就好比周琦去到NBA一樣的道理。因此,從小就應該注重力量練習,真正到了更高一級聯賽的時候,才不會吃虧。

  • 2 # 足球大玩家

    這個距離超越光年。目睹美國大學生透過每年一度的選秀,直通NBA職業聯賽,我們很可能會疑惑,NCAA和NBA差距不大?

    尤其是奧尼爾、鄧肯、喬丹這些人,一進入聯盟便把各種聯盟老油條打得人仰馬翻,更有詹姆斯、布萊恩特這類高中生,都能實現對全聯盟的征服與統治。

    目睹如此種種,我們真的會產生誤解,誤以為NCAA之於NBA,就好比CUBA之於CBA。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美國NCAA之所以能夠向NBA輸送90%的職業球員,是因為NCAA的小球員,自小就是接受職業化訓練的,美國中學、大學都有非常出色的職業培訓體系。

    然而在中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首先CUBA屬於教育部下轄賽事,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宗旨是“發展高校籃球,培養籃球人才”,前半句侷限性明顯,後半句缺乏明確(職業)方向。

    對比之下的NCAA,有著非常明確的職業化運作思路。同時美國NBA、NFL職業球隊,沒有梯隊培養任務,新鮮血液完全依靠大學供養。中國則是另外一種模式,早年體育人才由專門的地方體校培養,後期則由各支籃球俱樂部自主建設青少年梯隊體系,優秀籃球苗子、教練人才集中於此,後勤體系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去到大學裡頭打CUBA的,說難聽點都是已經被挑剩下的,此間當然會有個別球員通過後天努力,曲線進入CBA職業聯賽並闖出天地,譬如福建男籃的李江淮。但就整體而言,CUBA和CBA之間有著光年距離。

    如果真要提升CUBA的職業化水準,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的就是大學、俱樂部、地方體育局、教育局共同牽手。

    解散俱樂部梯隊,形成大學代培機制,職業俱樂部的的教練員、後勤體系落戶大學校園(薪酬壓力誰扛?),一方面解決了大學體育落後的現狀,一方面緩解了俱樂部青年梯隊無球可打的窘境,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各支俱樂部的運營成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總是我右邊的拖鞋先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