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o是和German Maestro(德國大師,之前叫做MB QUART)共稱『歌德』,遂有森海塞爾、AKG、拜亞和歌德並稱四大耳機,這也是當時市場上最常見、最有號召力的幾個大耳機品牌(和安潤的小白、耳機俱樂部也有很大關係)。後來因為GM家實在是有些沒落了,所以四大的第四就變成Grado了。如果真的說高階大耳機,無論是Stax、天龍或者是Sony都算是有明星型號,所以這個『四大』真的也就是戲稱一下,切勿當真。當世動圈耳機生態主要是圍繞森海、AKG、拜亞這三大家來展開的,Grado和其他日系品牌並沒有太多差別,不過真說國內燒友圈大家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加上自身耳機高階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不錯,勉勉強強稱為第四也還可以。PSK GSK兩大旗艦相比現在的索尼或者鐵三角木碗還是厲害一些,而其他一些更冷門的廠商(比如th900這樣的)很少有特別全面的產品線,往往只是有幾個明星型號,自然大眾認知會比較少。綜上所述,差距主要是在名氣和大眾認知上。品牌形象背後包括了諸多因素,其中經銷商推廣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不過也是看品牌自己的一貫水準。從耳機角度來說,確實這三家的高階耳機會更為『出眾』一些,也是一貫以來的高品質讓這幾家老字號有了今天的地位,能掰一下手腕的品牌真的幾乎沒有。要是我給一個大耳機品牌(注意是品牌不是耳機)排名的話,綜合各個方面:第一梯隊:森海、AKG、拜亞。有標杆級別的旗艦,從中低價位到高價位都有非常紮實的高水準型號,好找前端好搭配。這三個品牌的新旗艦通常也是關注度最高的,往往會被視為標杆。耳機代表:HD600 K701 DT880上一代/HD800 K812 T1新一代。第二梯隊:Grado、鐵三角、SONY。自娛自樂的典型代表——各自有一群粉絲,產品線都很豐富,也有一些經常被提及的拳頭產品。缺點是上限比較低,不考慮某些老耳機(如R10)的情況下,這三個品牌都沒有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權威型』旗艦耳機(在產的沒有)。耳機代表:RS1、W5000(木碗)、Z7(新品)。第三梯隊:Stax、Hifiman、Audeze。高階耳機做得很高階,水準確實很不錯,能夠超過/達到傳統動圈旗艦。然而價位很高,所以燒友圈名聲很響,實際使用者卻不多。耳機代表:SR009、HE6/HE1000(新老旗艦)、LCD3。第四梯隊:天龍、豐達、JVC、先鋒、KOSS、德國大師等等。各類傳統HIFI品牌,通常產品線相對比較少,並且結構通常比較奇怪,沒有辦法做到足夠的覆蓋面。有一些明星型號會被經常提及,但是除此之外(除了玩)幾乎沒有人會去考慮他們家的耳機。偶有爆款的冷門品牌。耳機代表:D7000、TH900、DX1000、Master1、EP950、GMP450等等。
Grado是和German Maestro(德國大師,之前叫做MB QUART)共稱『歌德』,遂有森海塞爾、AKG、拜亞和歌德並稱四大耳機,這也是當時市場上最常見、最有號召力的幾個大耳機品牌(和安潤的小白、耳機俱樂部也有很大關係)。後來因為GM家實在是有些沒落了,所以四大的第四就變成Grado了。如果真的說高階大耳機,無論是Stax、天龍或者是Sony都算是有明星型號,所以這個『四大』真的也就是戲稱一下,切勿當真。當世動圈耳機生態主要是圍繞森海、AKG、拜亞這三大家來展開的,Grado和其他日系品牌並沒有太多差別,不過真說國內燒友圈大家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加上自身耳機高階產品線的豐富程度不錯,勉勉強強稱為第四也還可以。PSK GSK兩大旗艦相比現在的索尼或者鐵三角木碗還是厲害一些,而其他一些更冷門的廠商(比如th900這樣的)很少有特別全面的產品線,往往只是有幾個明星型號,自然大眾認知會比較少。綜上所述,差距主要是在名氣和大眾認知上。品牌形象背後包括了諸多因素,其中經銷商推廣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不過也是看品牌自己的一貫水準。從耳機角度來說,確實這三家的高階耳機會更為『出眾』一些,也是一貫以來的高品質讓這幾家老字號有了今天的地位,能掰一下手腕的品牌真的幾乎沒有。要是我給一個大耳機品牌(注意是品牌不是耳機)排名的話,綜合各個方面:第一梯隊:森海、AKG、拜亞。有標杆級別的旗艦,從中低價位到高價位都有非常紮實的高水準型號,好找前端好搭配。這三個品牌的新旗艦通常也是關注度最高的,往往會被視為標杆。耳機代表:HD600 K701 DT880上一代/HD800 K812 T1新一代。第二梯隊:Grado、鐵三角、SONY。自娛自樂的典型代表——各自有一群粉絲,產品線都很豐富,也有一些經常被提及的拳頭產品。缺點是上限比較低,不考慮某些老耳機(如R10)的情況下,這三個品牌都沒有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權威型』旗艦耳機(在產的沒有)。耳機代表:RS1、W5000(木碗)、Z7(新品)。第三梯隊:Stax、Hifiman、Audeze。高階耳機做得很高階,水準確實很不錯,能夠超過/達到傳統動圈旗艦。然而價位很高,所以燒友圈名聲很響,實際使用者卻不多。耳機代表:SR009、HE6/HE1000(新老旗艦)、LCD3。第四梯隊:天龍、豐達、JVC、先鋒、KOSS、德國大師等等。各類傳統HIFI品牌,通常產品線相對比較少,並且結構通常比較奇怪,沒有辦法做到足夠的覆蓋面。有一些明星型號會被經常提及,但是除此之外(除了玩)幾乎沒有人會去考慮他們家的耳機。偶有爆款的冷門品牌。耳機代表:D7000、TH900、DX1000、Master1、EP950、GMP450等等。
經提醒補充一個ultrasone(德國的極致),特點是……高階的特別貴=。= 代表耳機是韓寒同款ED5。其餘的不再羅列,基本上都是『差點把XX忘記了』這個級別的牌子了……現在索尼有了Z1R,FOCAL也有了Utopia這樣的超旗艦型號,加上GS2000E和傳說中17年可能公佈的拜亞新旗艦,整個表單可能會發生一定變化。FOCAL可以進入第三梯隊,AKG按照現在的狀態有很大機率會在未來一兩年被降級到第二梯隊,而索尼如果能夠有一些中檔強勢型號,那麼進入第一梯隊也是指日可待——雖然我覺得這個可能性特別小,索尼播放器/耳機部門還是以販賣情懷為主(情懷稅基本上能有30~50%左右)。森海HD800S表現實在讓人失望,6年週期就更新這麼個東西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期待能拿出來一些比較讓人激動的產品,而不是炒冷飯之作。傳說中的材料研發有新進展呢?基本上判斷依據是這樣的:1)是否有價位跨度較大、豐富全面的產品線2)是否擁有水準極高,能夠被公認為『旗艦級』的耳機3)是否有一些知名度、銷量極高的核心型號4)是否有較為知名或高水平的第三方廠商/個人會為其開發配件(耳放、線材等),或將其產品視為參考標準5)是否能夠持續開發高品質的新旗艦/中高階型號這五點大體上決定了品牌在大耳機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可以參考一下上面的品牌,靠前的基本上都是符合多數項的。一個品牌同時在做別的東西(索尼的一大堆,森海的話筒等等)會側面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是回到大耳機本身上,還是要看這條產品線的表現。我覺得應該幾乎沒有人是因為森海話筒做得特別牛所以選的他們家的耳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