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高地厚814

    司馬懿終究未入城,是因為他若是當時滅了諸葛亮形勢便沒有他生存之地,他平時的表現,魏主早有分寸,司馬懿心 知肚明鳥盡弓藏的道理,孔明亦熟知這一切,只是時勢令他無何奈何罷。所以司馬懿不是看穿不看穿孔明空城計的問題,而是局勢變化是否帶來自己生存利害的關係。

  • 2 # 網暈者

    “我若現在把你擒了,趁勢滅了蜀漢,班師回朝,我也沒得用了,告老回鄉,如何讓我的子孫改朝換代,做了晉朝的天子?喔唿呀!倒不如假裝識不得你的空城計,放你一馬,做個趁水人情。我說來呀,大小三軍聽我號令,後退三十里,眾將官,曉喻上下,俺司馬不上你諸葛的當謳!嘿嘿嘿嘿~~~~~。”

  • 3 # 公明淏

    司馬懿和曹操究竟是誰更厲害呢?

    先看看這倆人的歷史定位,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單純從軍事角度看,曹操是傑出的軍事家,司馬懿是軍事謀略家?也就是說充其量算作軍事家,在軍事家之前還要有一個定語“謀略”。距傑出的軍事家“任重而道遠”著呢………………

    再看看他與曹操之間的關係,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他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將他逮捕。司馬懿聽說後非常畏懼,只得就職。司馬懿雖然瞧不起曹操,但是,他懼怕曹操是無疑的;既然瞧不起曹操,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就發生了:

    孫權遣使乞降,向曹操上表稱臣,陳說天命,勸說曹操稱帝。曹操說:“孫權小兒這是想要把我放在爐炭上啊!”司馬懿對答說:“漢朝的國運將要終結,您十分天下而有其九,還臣服聽命於漢。如今孫權稱臣,是順應天人之意。”司馬懿與孫權的意見是一致的,認為曹操應該稱帝。我覺得這是司馬懿真心實意的想法!如果說孫權有詐術,司馬懿是絕不會有的。曹操稱帝對司馬懿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那他為什麼不支援曹操稱帝呢?

    這就說明司馬懿對曹操俯首稱臣是心甘情願了!!!他在諸方面是不如曹操的,差距太大……。那麼他不如曹操,曹操又是怎麼對待空城計的呢?讓我們一起看看《三國志•趙雲傳》引述《雲別傳》:

    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 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

    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一個小小的沔陽?能有多少人!趙雲的軍隊數量少的可憐,“數十騎”……沔陽駐軍的相當一部分又交給了黃忠去襲擊北山曹軍的糧草輜重,就算劉備給趙雲一萬人,三千人馬隨黃忠取米是可能的。留下來的不足七千人!而曹操從218年7月治軍,至219年3月進兵陽平關,而且,“曹公揚兵大出”,估計到達陽平關的大軍不下20萬!!!司馬懿在西城的大軍也就是15萬吧?對手又是諸葛亮。

    因此,司馬懿軍事謀略不及曹操、軍隊數量不及曹操、對手的智慧又比曹操的對手的智慧高!曹操尚且不敢和趙雲長驅直入攻佔沔陽大營,司馬懿怎麼敢和諸葛較量西城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電腦下載安裝我的世界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