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原為戰國時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為太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歷代沿置不改。南北時期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則專稱知府。 刺史,漢武帝廢除了沿秦而置的監御史制度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州又稱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此時的刺史為監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轄以六條詔書監察本州郡縣官秩八百石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為低。漢成帝時改刺史為州牧。漢哀帝初改歸舊制不久複稱為州牧。東漢初又複稱刺史。漢靈帝時改刺史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軍政大權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魏晉南北朝以刺史領州多帶使持節、持節、假節、都督諸軍事銜。隋文帝廢以州領縣刺史與前代太守無異。隋唐時期煬帝、玄宗、武則天都曾經廢州改郡不久仍其舊。晚唐五代時節度使、觀察使所領諸州不得徑自奏事上計節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導致刺史職任漸輕。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為專供武臣遷轉的虛銜。 “刺史”,原本是奉皇命檢核地方官的職務(俗稱欽差大臣);後來權力擴大,就成了掌握一州軍政大權的要職(封疆大吏),品位很高(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太守”,則是郡守(一郡之首),是刺史的下屬,相當於現在地區級的長官(市長、專員)
太守,原為戰國時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為太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歷代沿置不改。南北時期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則專稱知府。 刺史,漢武帝廢除了沿秦而置的監御史制度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州又稱部各州任免刺史一人。此時的刺史為監察官受御史中丞管轄以六條詔書監察本州郡縣官秩八百石較太守的秩比二千石為低。漢成帝時改刺史為州牧。漢哀帝初改歸舊制不久複稱為州牧。東漢初又複稱刺史。漢靈帝時改刺史為州牧位居太守上掌握一州軍政大權成為一級地方行政長官。魏晉南北朝以刺史領州多帶使持節、持節、假節、都督諸軍事銜。隋文帝廢以州領縣刺史與前代太守無異。隋唐時期煬帝、玄宗、武則天都曾經廢州改郡不久仍其舊。晚唐五代時節度使、觀察使所領諸州不得徑自奏事上計節度使甚至自署刺史導致刺史職任漸輕。宋代以朝臣充知州刺史成為專供武臣遷轉的虛銜。 “刺史”,原本是奉皇命檢核地方官的職務(俗稱欽差大臣);後來權力擴大,就成了掌握一州軍政大權的要職(封疆大吏),品位很高(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太守”,則是郡守(一郡之首),是刺史的下屬,相當於現在地區級的長官(市長、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