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oul龍
-
2 # 使用者8304813412639
1.車身前邵結構
2.車身底部,車身底部是將車身前部後側、客廂和行李廂底板連線在一起的構件,車身底部要求具有較高的剛性,用以支撐乘車人和貨物並連線後懸架和後軸,車身底部由數條橫樑及兩側的縱梁,構成剛性較高的承載淺盤形地板。 另外,為了適當吸收車輛碰撞時的部分衝擊能量,防止發動機侵人駕駛室,前縱梁和後縱梁都設計成向上彎曲的撓曲狀。
3.車身側部,車身側部用以連線車身的底部、前部、後部和頂蓋,並構成車廂的側面。用前、中、後三根立柱和上下縱梁構成車門框,用以安裝車門。由於車門面積的要求,車身側面的剛性較弱。
4.車身後部 車身後部有兩種結構形式,一種是把車廂和行李廂隔離開佈置的三廂式結構;一種是車廂和行李廂一體式的兩廂式結構。
車身後部主要由後側板、後擋泥板、襯板、行李廂蓋或背門,其剛性比車身前部低得多。車身附件包括:車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扶手及輔助車身電器元件。為增加行車安全性,現代汽車上還配備有安全帶、安全氣囊及座椅頭枕等。
所謂的3H車身,就是在單體式車架的基礎上針對車架幾何形狀進一步改進。該結構分別在兩側車門框架和車頂部位加置一層加強筋,形似三個字母“H”,這樣的設計能保證在車輛發動機前倉和其它部位變形後乘員倉室空間減少變形的可能,以最大程度保護車內乘員的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性化安全設計。 3H高鋼性車身在區域性鋼板厚度、塑性變形效果、吸收衝撞能力和乘客艙要求的硬度指標上都具備明顯安全優勢。說白了,這種結構加強了車身可潰縮性,能夠迅速有效的分散、吸收撞擊能量,比較不容易“散”,好受力,令車身剛柔並濟,不輕易變形,提供給乘員有效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