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沒問題222

    一、禮儀的起源

    1、禮儀最早起源於巫術,當時人們改造自然的力量還很小,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很低,對其他物種及周邊環境持敬畏的態度。人的生命顯得脆弱,生命會出生,生命會死亡,很多自然現象人們難以解釋,人類渴望自然的力量妄圖征服自然但又受制於自然。

    2、某些動物、植物亦或山川成為人們的圖騰,人們對此賦予了形而上的神秘信念,其具有超自然力量,能庇佑族群。

    3、巫師,被看做是連線超自然力量與俗世生活的紐帶,具有極高的地位,為了使更多的人相信神靈的存在相信自己是神靈與凡人的溝通者,便創造出一系列儀式。

    4、例如磕頭跪拜、舞蹈、音樂等等,透過無數次的磕頭跪拜,人們漸漸相信護佑他們神靈的存在,若不相信便不會執行這一系列的繁瑣儀式,不會交出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可能是來之不易的糧食或是牲口),否則便是承認自己是白痴。

    5、而圖騰的神秘圖案是這些神秘信念的物化象徵。這些古老的巫術儀式便是禮儀的最早起源。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儀式越來越複雜,並趨於理論化系統化,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如今的禮儀。

    二、禮儀的發展

    1、禮儀的起源時期:

    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紀前)禮儀起源於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晚期(約舊石器時代)出現了早期禮儀的萌芽。整個原始社會是禮儀的萌芽時期,禮儀較為簡單和虔誠,還不具有階級性。

    2、禮儀的形成時期:

    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紀~前771年)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禮儀發展成符合奴隸社會政治需要的禮制,禮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在這個階段,中國第一次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家禮儀與制度。

    3、禮儀的變革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1~前221年)這一時期,學術界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對禮教給予了研究和發展,對禮儀的起源、本質和功能進行了系統闡述,第一次在理論上全面而深刻地論述了社會等級秩序劃分及其意義。

    4、強化時期:

    秦漢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儘管在不同的朝代禮儀文化具有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徵,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直為統治階級所利用,禮儀是維護封建社會的等級秩序的工具。

    5、近代禮儀的發展:

    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時期,中國出現“大雜燴”式的禮儀思想,關於禮儀的標準、價值觀念得到推廣和傳播。正在此時,西方與中國推崇的思想截然不同,西方推行自由、平等、解放的思想。相對於中國的思想而言,西方更顯得開放和自由,中國的思想略為保守。

    6、現代禮儀的發展:

    21世紀是文化的世紀,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的競爭,將會越來越多地在文化領域中展開。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徵,文化存則民族存,文化亡則民族亡。古往今來,真正滅絕於種族屠殺的民族並不多,而滅亡於固有文化消失的民族卻是不勝列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協議離婚,其中一方所負的債務該怎樣進行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