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0727086211

    吳均善於刻畫周圍景物來渲染離愁別緒。如《送柳吳興竹亭集》中朦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襯出離別時分的悽婉氣氛。吳均很注意向樂府民歌學習,擬作了不少樂府古詩,如《行路難》5首、《胡無人行》、《從軍行》等,雖辭藻華美,但不失剛健清新的氣息,有鮑照餘緒。吳均家世貧賤,終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現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氣,如《贈王桂陽》借松樹來吐露懷才不遇的牢騷,其構思立意很象左思的"鬱郁澗底松"和陶淵明的"青松在東園"。再如《梅花落》、《行路難》、《贈別新林》等詩中,也含蓄地抒寫了渴望有所作為的心情。此外,如《邊城將四首》,歌頌將士們"高旗入漢飛,長鞭歷地寫"的英雄氣概;《閨怨》寫徵人家屬相思之苦,都比較有現實內容,在當時詩歌中不多見。吳均是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讚。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梁武帝天監初年,為郡主簿。天監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臨川王蕭宏將他推薦給武帝,很受欣賞。後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閒職文官)。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群臣行狀,武帝不許,於是私撰《齊春秋》,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觸犯武帝,書焚,並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卒於普通元年(520年),時年五十二歲。吳均既是歷史學家,著《齊春秋》三十卷、注《後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沒有發動機後置前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