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預斷事例之十履卦三爻講“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對於“武人為於大君”這句辭,一般的解釋是,登上國王寶座以凌駕於眾人。其實這是一個成功的預斷,表明這個爻將要成為“大君”。“大君”一辭最先出現在師上,我們說“大君”就是“原筮卦”的初爻,其政治身份相當於執政,但還不是“王”。“武人”一辭於此首出,意思是剛武之人。一般說來,判斷一個卦中哪個爻最強?或者哪個爻最弱?這是不容易的,比如說屯卦,我們可以說初、五兩個陽爻強,其它四個陰爻弱,但是初、五兩個陽爻中哪個最強?或者說四個陰爻中哪個陰爻最弱?這是不好回答的。不過有些卦可以回答,比如說師卦與比卦,我們就可以說這兩個卦中的陽爻最強,沒有哪個爻比它更強。履卦中的三爻最弱,沒有哪個爻比它更弱,這是肯定的。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最弱的一個爻竟有“大君”的“命”呢?這還是離不開對履卦態勢的分析。履卦是個失衡卦,其天道為壬己辛甲癸庚。三爻辛雖然是個最弱的爻,但在卦體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履三的作用是什麼?主要有三點,一是便於履卦的運動,這就是“跛能履”。對“跛能履”的解釋有人以為是瘸一條腿也能走路,其實它的意思是隻有打破平衡才能運動,在這個意義上它是“唯跛能履”。二是便於對履卦的觀察,這就是“眇能視”。對“眇能視”的解釋有人認為是瞎一隻眼也能看,其實它的意思是講觀察必須在明暗對比當中才能進行,在絕對光明或者絕對黑暗中是什麼也看不到的。三是對初爻構成威脅,這就是“咥人兇”,履初周邊有三個陽爻與一個陰爻,其中二爻與四爻互衡,二爻是履卦在天道上的開始階段,它只是阻塞了初爻在人道上的出路,但威脅不到初爻的地位,所以爻辭講“幽人貞吉”,“幽人”就是把初爻壬給幽禁起來。四爻是履卦的終結階段,爻辭以“虎尾”為喻,它對初爻也沒有威脅。從現象上看,對初爻有威脅的是五爻,五爻給初爻以“壓力”,但是履卦的初五之間是個“天地相悖”,這也同比卦一樣,是個“邑人不誡”。真正威脅初爻的就是履三,履三雖弱,但佔有天時,三爻的一個可能是循規蹈矩,依照人道待時至四,這就是“履虎尾”,另一個可能就是“窮則思變”,如果三爻“發狠”,拼死一博,也未必沒有勝算,這也就是爻辭上說的“武人為於大君”。除了上面說的履三的三個作用以外,履三的最大作用還在於它是履卦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無論是天道還是人道,都是無法繞過去的,如果不解決它的貧困,履卦也就不會安定,諸爻也難以通達,所以“圖強”不只是三爻一個爻的願望,也是整個履卦的需要。“咥人”對人來說無疑是災難,對虎來說便是生存的需求。說到履三,我們還可以看看它的“前世”,此爻在乾為四,在坤為三,在屯為上,在蒙為初,在需為上,在訟為初,在師為四,在比為三,在小畜為四。不說它在這些卦中的境遇,只從陰陽上看,這個爻從坤卦開始到履卦,一直就是個陰爻,它可以說是太窮了,太苦了,與其這樣一直窮苦下去,就不如當個“武人”,發發虎威。履卦變泰卦是一次特殊的卦變,履三由陰變陽成了泰三,泰三辭為“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這可以認為是履三的時來運轉,起碼是吃上了飽飯。到了否卦這個爻變成否四,否四辭講“有命無咎,疇離祉。”這可以說是接到了“王命”,再到同人就變成了初爻,這個履卦中的“武人”,終於登上了寶座,成了一代“大君”。從履三的“經歷”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一個單位、地區或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窮可以變富,弱可以變強。命運並非都是“天命”,還有“王命”與“自命”。“天命”不可違,但“王命”與“自命”是可以改變的,命運的改變需要條件,而個人的奮鬥是重要條件之一,若夫履三怯弱卑微,苟且於世,不要說成為“大君”,恐怕連吃飽肚子的福分也沒有,這就是“武”與“不武”的區別。
——周易預斷事例之十履卦三爻講“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對於“武人為於大君”這句辭,一般的解釋是,登上國王寶座以凌駕於眾人。其實這是一個成功的預斷,表明這個爻將要成為“大君”。“大君”一辭最先出現在師上,我們說“大君”就是“原筮卦”的初爻,其政治身份相當於執政,但還不是“王”。“武人”一辭於此首出,意思是剛武之人。一般說來,判斷一個卦中哪個爻最強?或者哪個爻最弱?這是不容易的,比如說屯卦,我們可以說初、五兩個陽爻強,其它四個陰爻弱,但是初、五兩個陽爻中哪個最強?或者說四個陰爻中哪個陰爻最弱?這是不好回答的。不過有些卦可以回答,比如說師卦與比卦,我們就可以說這兩個卦中的陽爻最強,沒有哪個爻比它更強。履卦中的三爻最弱,沒有哪個爻比它更弱,這是肯定的。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最弱的一個爻竟有“大君”的“命”呢?這還是離不開對履卦態勢的分析。履卦是個失衡卦,其天道為壬己辛甲癸庚。三爻辛雖然是個最弱的爻,但在卦體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履三的作用是什麼?主要有三點,一是便於履卦的運動,這就是“跛能履”。對“跛能履”的解釋有人以為是瘸一條腿也能走路,其實它的意思是隻有打破平衡才能運動,在這個意義上它是“唯跛能履”。二是便於對履卦的觀察,這就是“眇能視”。對“眇能視”的解釋有人認為是瞎一隻眼也能看,其實它的意思是講觀察必須在明暗對比當中才能進行,在絕對光明或者絕對黑暗中是什麼也看不到的。三是對初爻構成威脅,這就是“咥人兇”,履初周邊有三個陽爻與一個陰爻,其中二爻與四爻互衡,二爻是履卦在天道上的開始階段,它只是阻塞了初爻在人道上的出路,但威脅不到初爻的地位,所以爻辭講“幽人貞吉”,“幽人”就是把初爻壬給幽禁起來。四爻是履卦的終結階段,爻辭以“虎尾”為喻,它對初爻也沒有威脅。從現象上看,對初爻有威脅的是五爻,五爻給初爻以“壓力”,但是履卦的初五之間是個“天地相悖”,這也同比卦一樣,是個“邑人不誡”。真正威脅初爻的就是履三,履三雖弱,但佔有天時,三爻的一個可能是循規蹈矩,依照人道待時至四,這就是“履虎尾”,另一個可能就是“窮則思變”,如果三爻“發狠”,拼死一博,也未必沒有勝算,這也就是爻辭上說的“武人為於大君”。除了上面說的履三的三個作用以外,履三的最大作用還在於它是履卦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過程中的一個階段,無論是天道還是人道,都是無法繞過去的,如果不解決它的貧困,履卦也就不會安定,諸爻也難以通達,所以“圖強”不只是三爻一個爻的願望,也是整個履卦的需要。“咥人”對人來說無疑是災難,對虎來說便是生存的需求。說到履三,我們還可以看看它的“前世”,此爻在乾為四,在坤為三,在屯為上,在蒙為初,在需為上,在訟為初,在師為四,在比為三,在小畜為四。不說它在這些卦中的境遇,只從陰陽上看,這個爻從坤卦開始到履卦,一直就是個陰爻,它可以說是太窮了,太苦了,與其這樣一直窮苦下去,就不如當個“武人”,發發虎威。履卦變泰卦是一次特殊的卦變,履三由陰變陽成了泰三,泰三辭為“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這可以認為是履三的時來運轉,起碼是吃上了飽飯。到了否卦這個爻變成否四,否四辭講“有命無咎,疇離祉。”這可以說是接到了“王命”,再到同人就變成了初爻,這個履卦中的“武人”,終於登上了寶座,成了一代“大君”。從履三的“經歷”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一個單位、地區或一個國家也是這樣,窮可以變富,弱可以變強。命運並非都是“天命”,還有“王命”與“自命”。“天命”不可違,但“王命”與“自命”是可以改變的,命運的改變需要條件,而個人的奮鬥是重要條件之一,若夫履三怯弱卑微,苟且於世,不要說成為“大君”,恐怕連吃飽肚子的福分也沒有,這就是“武”與“不武”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