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厚何

    英法聯軍最初是借亞羅號和馬神父事件發難的,當時咸豐並未將這件事看得很嚴重,在葉名琛的誤導下,他始終認為這不過是個交涉問題,而這個問題只要委託給葉名琛去辦就可以了,因此當時的軍事部署仍然以應對太平軍為主,並沒有做應對英法的特別部署。

    英軍在第三次大沽口戰役中攻入大沽口炮臺

    當時應對太平軍主要是五大塊:江南大營潰兵加上援軍四五萬人,在向榮死後由江南提督和春為主帥、福建漳州鎮總兵張國樑為副帥,主力集結在句容、丹陽兩城,戰略目標是句容、溧水、鎮江,奪取這些地方後再進逼天京;江北大營潰兵加上援軍約一萬六千人,主帥為都統銜欽差大臣德興阿,暫時集結揚州,目標是瓜洲、兩浦(浦口、江浦);江西主要為湘軍,曾國藩丁憂後分別由曾國荃、李續賓率領,目標是恢復被石達開部和林啟榮部佔領的江西八府四十三州縣;湖北主要也為湘軍,以胡林翼為主,目標是收復武漢三鎮;安徽主要為綠營和地方團練武裝,由袁甲三、李孟群等指揮,目標是奪取太平軍中期最鞏固的皖北基地,收復安徽省城安慶,並消滅在兩淮間肆虐的捻軍。

    而應對英法聯軍的則是廣東綠營、駐防八旗和僱勇,因為剛剛擊退圍城兩年多的“紅兵”(兩廣天地會武裝),清廷和葉名琛認為兵力足夠了。

    八里橋之戰中法軍繳獲的僧格林沁“親兵右營第五隊”隊旗,誤以為是僧格林沁指揮旗儲存在巴黎博物館中

    待廣州落入英法聯軍之手,英法聯軍正式提出換約、增加通商口岸、割地賠款和使節進京等要求,清軍才慌了神,開始在京畿調集人馬,以應對英法聯軍可能強行登陸進京的威脅,而在京畿以外他們實際上並沒有針對英法聯軍作出任何部署調整,一副“你愛幹啥隨便”的架勢。

    在京畿集結的主力,為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指揮的八旗京營、科爾沁及索倫部和綠營、勇營程學啟等部一萬六千人,和都統勝保部一萬人,最初以僧部堵大沽口、白河口,勝保部為預備隊防守陸路,第三次大沽口之役僧部敗退後,則陸續徵調西北、山東青州和德州駐防八旗,以及山東、河南、湖北、安徽等地綠營“勤王”,但各地積極性參差不齊,其中山東、安徽、河南地方官,尤其安徽巡撫袁甲三和河南巡撫賈禎最為積極,勤王軍很快出動(當地捻軍肆虐,帶隊將領也不願在本地久待,寧可花時間在路上折騰),而八旗各部行動也很快,但湘軍各部和湖北官文等則認為太平軍才是心腹大患,對洋人應以“撫”為主,對勤王態度敷衍,援軍直到北京陷落有的都還沒上路,正因如此,京畿抵抗英法聯軍最關鍵一役——八里橋之戰,清軍全軍也只湊齊了約三萬人,而直接投入正面戰場的大概也就三四千人而已。

    八里橋戰役

    而在太平軍方向,江南、江北兩大營又逐漸恢復,1858年江北大營被打垮後,天京城外軍事統由江南大營指揮,連附近幾個省的綠營兵力也由其調動,主要指揮官為欽差大臣和春,副手則有翼長湖北提督王浚、江南提督鄧紹良(鄧戰死後為張國樑)、浙江提督張玉良等,總兵力號稱八萬,此外,鎮江、上海兩地清軍不由江南大營調遣,總兵力也有近兩萬人。1860年太平軍在李秀成統一指揮下“圍魏救趙”,擊潰江南大營,並乘勝佔領丹陽、常州、蘇州、太倉、松江,清軍退守鎮江、上海、嘉興、杭州。

    第二次大沽口戰役,僧格林沁部擊敗了英法聯軍,這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唯一中方獲得全勝的戰役

    江西方向,曾國荃“吉字營”成功擊退太平軍石達開、楊輔清等部,將後者擠到廣西、福建等地;湖北、安徽方向,胡林翼部收復武漢三鎮後調回李續賓部,在1858年以奇襲方式進攻皖北,結果全軍覆沒,而此前安徽清軍李孟群部也被太平軍消滅,皖北在1860年時是太平軍形勢最好的地區,清軍只能死守壽州、蒙城幾個據點及安徽-湖北邊界。

    最有趣的莫過於上海方向,在這裡,英、法駐軍幫助清江蘇巡撫薛煥等守住上海,擊退了李秀成對上海的第一次進攻,而此時英法和咸豐在北京正處於如假包換的“國戰”狀態。這也是清末戰爭經常出現的一幕。

    順便說,八里橋戰役後英法聯軍和清軍再未發生過大的戰鬥,主要以對奕訢、桂良等人在談判桌上反覆訛詐為主,各地勤王軍等於出了趟公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iv.tmp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