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文奮蹄
-
2 # 讀書小院
精華和糟粕
很明顯精華可以讓人進步,培養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利於社會和諧發展。
糟粕使人誤入歧途,毀壞人生,不利於社會進步。
我們應該學習精華,學會處理對待糟粕。
精華和糟粕,好比正義與邪惡,好比正面與反面。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並立的相互相成的存在。如果是完全學習精華擺脫糟粕這也不是現實的。比如說 打架不是好現象,但是這也得分情況分目的。在正當防衛下打架,在反擊入侵者的時候打架,這不能說是壞,畢竟是以戰止戰,正當防衛禦敵。
-
3 # 寂語堂齋
評判國學的精華和糟粕,我認為應該由兩方面來評價,一個是官方評價,另一個是我們自己來評價。評價的標準是什麼?官方的標準我們不談,我們自己評價的依據,我覺得只要對自己有用,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就是精華,反之就是糟粕。
比如象老子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可能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是這句話放在現在就不對了,過去沒有車能這樣說,現在應該說千里之行始於車下才合理。還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看這句話就不全面,雖然有它的合理性,但大的方向上來說是不正確的。凡是知道的都不說,說者都是不知道的,現實社會中哪有這樣的道理。
再比如孔子所說的,三綱五常,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我看早已經沒用了。仁義禮智信這五常,對現在的人來說我還覺得有用。還有學而優則仕,在科舉時代有用,考個舉人進士之類的人就可以直接當官,現在不行了,就是考上清華北大,讀個碩士博士也當不了官。
又比如孟子所說的,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曹操說,唯有杜康可以解憂,現在的人們是,唯有掙到錢可以解憂。還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我特別反對,人要是天天過著憂患的日子,那還不如死了。
總之精華和糟粕由自己來評價選擇,是比較有現實意義的。
細看“傳統文化”傳承。 就是所謂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儒學、國學。
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傳統文化?
文化是習慣的集合。習慣的淵源又是什麼?習慣是特定經濟模式之下(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但經濟模式是決定性因素)人們的普遍行為模式。
文化是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決定並反哺經濟基礎的。不同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文化是不同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弄清自古以來,中國有幾種文化模式。我覺得有兩種:1,服務於爭霸圖強,適應奴隸制井田模式逐漸崩潰封建小農生產模式逐漸興起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的經濟基礎是衰敗的奴隸制生產體系和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模式的混合體。文化強調的是變革!是圖強!是為爭霸服務!那時百家爭鳴,各顯奇能。是思想大解放的黃金時期!2,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2000年的文化。漢武以後的文化產生並服務於穩固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模式,強調的是穩定!所以才拼命的強調“孝”!看重的不是“孝”,而是孝字後面的那個“順”!是宣揚窮人要恪守本分,服從既得利益者!強調“孝”,就是為了讓你“順”。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只有一個目標:恪守本分,不可僭越!目的是要建立“各安天命,不得僭越”的維護士大夫利益的“安定”的“順”社會。是“存天理滅人慾”!是思想禁錮的時期!
第三個問題是:傳統國學在今天有進步意義嗎?需要傳承嗎?如何傳承?
我們現在熟知的,依然在發揮作用,民眾依然遵從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形成與漢武帝之後的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下的封建郡縣制相適應的文化模式。這種模式的文化能適合資本化的商品經濟的經濟基礎?顯然是適應不了的!。歷史不能完全割裂,文化不能一股腦的拋棄,但也不能不加分別的一股腦的傳承。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批判性的傳承,吸取傳統文化中適合商品經濟發展的有益因素 ,如“人無信不立”的有利於商品經濟發展的誠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