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68499589928

    漁父是先秦文學所塑造的極具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道家人物意象。他通透人生,無拘無束,並且秉持美好信念。漁父既作為世外高人,又與下層百姓和光同塵,與另一個同類意象“樵夫”一起。構成了中國民間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所謂“漁樵閒話”,甚至成為隱士話語敘述的代名詞。

      屈原的形象則恰恰相反,他黑白分明,心懷天下,立志經國濟世。這種榮譽感與責任感是士大夫常常具有的品質。在中國,這種士大夫意識又與儒家精神合二為一。

      文章中二人的對立,既是個人與天下的對立,又是隱士與士大夫的對立,亦是江湖與廟堂的對立。種種對立看似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取捨,端在個人的信念。所以他倆之間的相遇,是兩種人生觀的觸碰,並不是針鋒相對的敵視,而是和而不同的對話。

      一種是“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一種是“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漁父》說到底就是這兩句話的衝突。細細究來,在沒有西方意義上的一神教的中國,這兩種人生觀都是必要的。我想,這裡就是你所說的“人文內涵”了吧。

      有了屈原的個體理想和現實追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免於淪喪,這是民族尊嚴的寄託所在,也是個體尊嚴的表現。但是,如果過於執著,在理想與現實衝突的時候,個人往往陷於痛苦;而有了漁父的個體超脫與和光同塵,傳統中國的思想者才能免於擠向廟堂這一維繫生存的獨木橋,更在青山綠水間開拓出藝術的詩情畫意。這是一種柔性的自強,如水的品格。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全體出世超脫,那麼亦是這個民族淪亡之時。

      所以,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很微妙地向讀者傳達一種寬容的意味。漁父轉身而去的不復與言,不僅僅是因為道不同不相與謀,同時也是對儒家與愛國者的理解與同情。屈原與漁父的這次相遇,固然不是互相理解的一次擁抱,但毋寧說是互相尊重的一次對話。

      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啦~o(∩_∩)o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女孩重金錢還是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