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轉專業政策
1、從轉專業的物件上看,除了因健康原因或學習能力取向不適應原專業學習的學生根據學校相關規定調換專業外,基本上都是針對新生。大多數學校都規定定向培養、委託培養、保送生、特長生、特殊類招生的不允許轉專業。
北京師範大學,從 2002 年開始實行專業二次選擇,最初僅限一年級新生,從 2005 年起擴大為一二年級學生。華人民大學規定一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轉專業。北京交通大學要求學生在完成第一學期課程後,都有一次機會提出轉專業申請。
2、關於轉專業的成績限制,各個高校相似但略有不同。相似之處,基本上要求優秀生才能轉專業,也就是綜合成績排名前 10%-20%。另外很多高校都要組織轉專業考試,接收學院組織相關學科教授專家組,對建議人選進行面試。
北京師範大學 2002 年起要求專業課平均成績在 75 分以上;2005起,對學生的成績放寬到及格就行;到 2007 年則沒有成績限制,只要透過專家組的面試即可。華人民大學,要求已修公共課的成績一般應在“良”以上,專業課成績“中”以上,高考入學分數一般不低於轉入專業當年的可比最低分;在2005 年修訂的《華人民大學本科學生轉專業實施辦法》中取消了高考成績限制這一條款。
中國農業大學2011 年教改提出“無門檻”轉專業,沒有成績限制。
復旦大學 2004 年取消了轉專業的成績“門檻”,不再將成績績點低於 2.5 的學生拒之門外。山東大學只要在所學專業排名前 10%就可以免試轉專業,其餘的要透過考試轉。
3、從轉專業的名額限制看,一般限制在專業人數的 10%左右。低的到 5%,高的達到 20%或 30%。
大連理工大學要求接收轉入的學生人數不超過同年級本大類(專業)學生數的 20%,轉出大類(專業)的學生人數不超過同年級本大類(專業)學生數的 25%。東北師範大學各專業轉入轉出學生的比例原則上為該專業年級學生總數的 10%-15%(小於 60 人的專業,轉出學生控制在 10%以內,轉入學生控制在 15%以內;大於 60 人的專業,轉出的學生控制在 15%以內,轉入的學生控制在 10%以內)。
4、其他方面:一般情況下各大學都是文理科不能互轉。
比如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文科類不得轉入理工科類,藝術類不得轉入其他專業。中南大學一般不允許轉專業,如果轉,則不能跨專業類別,高考錄取同類型專業內選擇專業,文科類不得轉入理工、醫學類專業,藝術類不得轉入其它類專業。
二、必須要正對的問題
1、轉專業政策限制過多,受眾少
西北工業大學一位老教授說:“好不容易搞了一個轉專業,竟然本末倒置,允許成績好的同學轉專業,不允許成績差的同學轉專業,到底是成績好的同學需要轉專業的多,還是成績差的同學需要轉專業的多。”
大學期間表現越好,越削弱轉專業的可能性!
一是專業屬於“熱門”的學院,擔心的是申請人太多,接納不了;二是專業屬於“冷門”的學院,擔心的是大量學生流失。校方這樣規定的原因,是怕政策放開之後,申請的人太多,局面控制不住,給學校管理帶來麻煩。
2、轉專業政策相對門檻較高。
轉專業政策有諸多限制,比如時間限制、名額限制、身份限制、學習成績高考成績要求等。
3、學生轉專業的盲目性
很多學生轉專業是帶有盲目性的。從眾心理,“大家轉,我也跟著轉”;追求就業率、知名專業;有的學生甚至因為崇拜某個老師而要轉專業,沒有充分考慮到自身狀況。
今天的學生做出轉專業的決定往往出於一時的衝動,三分鐘熱度。追問其理由也不外乎兩點:服從興趣或者利益驅動。更多的學生是讓家長或者別人拿主意,自己根本沒有準主意,填寫“轉專業申請表”也是讓人代填,甚至在“轉專業的理由”一欄不知道寫什麼,還要參考別人填寫的內容。
三、筆者建議
1、必須要深入的思考,才能去轉專業。
要在瞭解專業的基礎上,瞭解轉專業政策的基礎上考慮轉專業。
2、多與學長、學姐、老師溝通,瞭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儘可能培養興趣
選專業的成本比較大,不僅在時間、精力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人脈上其實也會有更多的付出,從大一下學期轉入新專業就讀,同學本身又要重新結識,潛在的人脈付出成本會更高。
3、轉專業不是“萬能藥”
教育應該具有多樣性,應該尊重同學們的學習意願。目前,很多學校都制定了允許學生轉專業的政策。如果沒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歪曲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自由性多樣性的理解,容易引起同學們競相轉專業的浪潮。這會對學校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響,也無法實現轉專業政策的真正用意。
4、轉專業政策各學校都不盡相同,每年也會有所不同。必須從大一開始準備,爭取大一便能完成轉專業的動作,宜早不宜遲。
一、高校轉專業政策
1、從轉專業的物件上看,除了因健康原因或學習能力取向不適應原專業學習的學生根據學校相關規定調換專業外,基本上都是針對新生。大多數學校都規定定向培養、委託培養、保送生、特長生、特殊類招生的不允許轉專業。
北京師範大學,從 2002 年開始實行專業二次選擇,最初僅限一年級新生,從 2005 年起擴大為一二年級學生。華人民大學規定一二年級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轉專業。北京交通大學要求學生在完成第一學期課程後,都有一次機會提出轉專業申請。
2、關於轉專業的成績限制,各個高校相似但略有不同。相似之處,基本上要求優秀生才能轉專業,也就是綜合成績排名前 10%-20%。另外很多高校都要組織轉專業考試,接收學院組織相關學科教授專家組,對建議人選進行面試。
北京師範大學 2002 年起要求專業課平均成績在 75 分以上;2005起,對學生的成績放寬到及格就行;到 2007 年則沒有成績限制,只要透過專家組的面試即可。華人民大學,要求已修公共課的成績一般應在“良”以上,專業課成績“中”以上,高考入學分數一般不低於轉入專業當年的可比最低分;在2005 年修訂的《華人民大學本科學生轉專業實施辦法》中取消了高考成績限制這一條款。
中國農業大學2011 年教改提出“無門檻”轉專業,沒有成績限制。
復旦大學 2004 年取消了轉專業的成績“門檻”,不再將成績績點低於 2.5 的學生拒之門外。山東大學只要在所學專業排名前 10%就可以免試轉專業,其餘的要透過考試轉。
3、從轉專業的名額限制看,一般限制在專業人數的 10%左右。低的到 5%,高的達到 20%或 30%。
大連理工大學要求接收轉入的學生人數不超過同年級本大類(專業)學生數的 20%,轉出大類(專業)的學生人數不超過同年級本大類(專業)學生數的 25%。東北師範大學各專業轉入轉出學生的比例原則上為該專業年級學生總數的 10%-15%(小於 60 人的專業,轉出學生控制在 10%以內,轉入學生控制在 15%以內;大於 60 人的專業,轉出的學生控制在 15%以內,轉入的學生控制在 10%以內)。
4、其他方面:一般情況下各大學都是文理科不能互轉。
比如廈門大學,武漢大學,文科類不得轉入理工科類,藝術類不得轉入其他專業。中南大學一般不允許轉專業,如果轉,則不能跨專業類別,高考錄取同類型專業內選擇專業,文科類不得轉入理工、醫學類專業,藝術類不得轉入其它類專業。
二、必須要正對的問題
1、轉專業政策限制過多,受眾少
西北工業大學一位老教授說:“好不容易搞了一個轉專業,竟然本末倒置,允許成績好的同學轉專業,不允許成績差的同學轉專業,到底是成績好的同學需要轉專業的多,還是成績差的同學需要轉專業的多。”
大學期間表現越好,越削弱轉專業的可能性!
一是專業屬於“熱門”的學院,擔心的是申請人太多,接納不了;二是專業屬於“冷門”的學院,擔心的是大量學生流失。校方這樣規定的原因,是怕政策放開之後,申請的人太多,局面控制不住,給學校管理帶來麻煩。
2、轉專業政策相對門檻較高。
轉專業政策有諸多限制,比如時間限制、名額限制、身份限制、學習成績高考成績要求等。
3、學生轉專業的盲目性
很多學生轉專業是帶有盲目性的。從眾心理,“大家轉,我也跟著轉”;追求就業率、知名專業;有的學生甚至因為崇拜某個老師而要轉專業,沒有充分考慮到自身狀況。
今天的學生做出轉專業的決定往往出於一時的衝動,三分鐘熱度。追問其理由也不外乎兩點:服從興趣或者利益驅動。更多的學生是讓家長或者別人拿主意,自己根本沒有準主意,填寫“轉專業申請表”也是讓人代填,甚至在“轉專業的理由”一欄不知道寫什麼,還要參考別人填寫的內容。
三、筆者建議
1、必須要深入的思考,才能去轉專業。
要在瞭解專業的基礎上,瞭解轉專業政策的基礎上考慮轉專業。
2、多與學長、學姐、老師溝通,瞭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儘可能培養興趣
選專業的成本比較大,不僅在時間、精力上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人脈上其實也會有更多的付出,從大一下學期轉入新專業就讀,同學本身又要重新結識,潛在的人脈付出成本會更高。
3、轉專業不是“萬能藥”
教育應該具有多樣性,應該尊重同學們的學習意願。目前,很多學校都制定了允許學生轉專業的政策。如果沒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歪曲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自由性多樣性的理解,容易引起同學們競相轉專業的浪潮。這會對學校管理工作造成不良影響,也無法實現轉專業政策的真正用意。
4、轉專業政策各學校都不盡相同,每年也會有所不同。必須從大一開始準備,爭取大一便能完成轉專業的動作,宜早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