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馨燕123

    人類歷史發展的事實證明,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無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是不斷髮展的。從廣度看,今天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的規模不僅在一國範圍內各個地區、各行各業間展開,還在世界範圍內發生。不但各種各樣的產品在不同地區,不同工廠產生,而且同一產品的不同零配件也會在不同的國家的專業化工廠生產。例如,一些飛機上的零部件,有的在這個地區生產,有的在那個國家制造,然後在一個國家總裝,這看起來會增加運輸費用,實際上由於有了更細的專業化分工,不但提高了效率,節省了成本,還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再從深度看,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生產部門越來越多,大門類中有小門類,小門類還有小門類。顯然,社會越是向前發展,社會分工的程度必然是越深化、細化。

    為什麼社會越是向前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這深層次的機理恐怕要從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成本和收益中去尋找。在市場經濟中,追求自己的利益乃是人的本性,具有如此本性的人在從事任何一個經濟活動時,都會比較從事這項活動付出的成本和所能獲得的收益,只有收益大於成本,才會進行此活動。人類在分工中,一面要付出各種成本,一面會獲得諸種利益,正是利益大於成本才推動分工和專業化不斷髮展和深化。實際上,世上所有分工規象的產生,都受趨利避害傾向所引導。如果我們剖析一下各種各樣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無不包含成本—收益分析的原理。

    越來越發達的分工,既符合每個人的微觀利益,也符合社會進步的宏觀利益。眾所周知,社會生產力要能不斷髮展,就要求人們技術水平不斷提交,而人們技術水平的提高,離不開越來越精細的分工。分工能夠提高技術水平的根本原因在於,任何人獲取、掌握和鑽研技術的精力和能力總是有限的,在每人有限精力和能力的限制下,人們能夠掌握的技術水平的高低,就自然與他所能掌握的技術種類的多少成反比,而分工可減少每個人掌握的技術種類,使每個人有更多精力專心致志於某一技術的鑽研。因此,越來越細的分工與專業化能不斷促進社會生產力提高。

    儘管分工和專業化問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如此重要,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在中國經濟生活中,一系列漠視社會分工與專業化的傾向都依然相當嚴重,並不斷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為害。例如:

    在國際經濟往來層面上,儘管現代國際分工和貿易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仍趨於發展,但不少國家包括髮達國家總想搞貿易保護主義,製造種種壁壘抵制進口,阻撓和破壞國際分工和正常貿易。

    在國家和區域經濟層面上,一些省市黨政領導,為了追求本地區經濟增長,總想劃地為牢,經濟上力求自成體系。從計劃經濟時代的所謂“工業省”,到市場經濟時代不尊重分工和專業化的經濟規律,也不考慮自己地區的比較優勢究竟在那裡,盡力想搞“大而全”、“小而全”,變相對外搞經濟封鎖,對內搞“自給自足”。什麼產品賺錢,即使沒有原料資源和市場銷路,也要強上專案。中國大部分省都生產汽車、鋼鐵、家電,香菸等就是這類例子。大量產能過剩的重複建設就是這樣出現的。

    在企業經營層面上,許多工廠、商店不重視在本單位經營的產品質量上花力氣,下功夫,增強特色,維護品牌,而是見異思遷,打一槍就換一個地方,見什麼更能賺錢就去想經營什麼,好端端的專業特色不去努力經營,而去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象擺雜貨攤那樣去搞什麼“多種經營”。現在開發房地產最賺錢,因此許多本來搞化工的、搞服裝的、搞機械的等等企業統統都去開發房地產了。

    在個人工作層面上,現在許多人特別是很多年輕人,不安心長期工作,不重視本職工作中刻苦鑽研,積累經驗,而是吃在這山看那山,頻繁跳糟,哪兒錢多就往哪兒跑。實際上,每個人都需要在一定的工作崗位上紮紮實實好好幹上幾年,邊幹邊學,精益求精,才會長知識、有經驗,上水平。

    發展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看來需要在微觀、中觀和宏觀幾個層面共同加以努力。

    在微觀層面上,每個企業都應從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的角度,對社會分工、自主創新和新產業培育有一個新認識,注重從長期的、全域性的利益視角審視本企業的發展規劃、業務佈局和工作安排,不能僅僅侷限於眼前一時的得失。例如,一項能節省能源或者材料的新工藝或新產品的研製和生產,有時也許成本暫時較高,獲利較少,甚至一時得不償失,但實際上從長遠看卻很有前途,很有效益,不但符合低炭經濟要求,而且很有持續發展的潛力。反之,有些專案和業務,儘管一時來看效益不錯,不需要費多大力氣就能獲取較高利潤,但從長遠看卻可能因為缺乏自己的特色或者科技含量,缺乏市場競爭力,從而缺乏市場前景,也可能因為耗能、耗材過高而難以為繼。因此我們每個企業都要從自己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認真考慮自己應當向那個方向發展,從社會分工的角度找準自己的定位。

    在中觀層面上,各地地方政府都要從全國市場經濟的大舞臺角度考慮本地區有什麼比較優勢,做好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避免重複建設;也不能為了保護本地產業搞地區封鎖。

    在宏觀層面上,發展社會分工需要靠國家政策引導和支援。例如,大力發展生產服務業會大大提高企業和全社會經濟效率,也是中國當前經濟調結構、促轉型中的一大課題。可是目前中國一些企業中許多應當分離出來的生產服務環節就是難以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服務業,一個原因是企業內部各個生產環節之間不用徵稅,一旦專業化成一個獨立的企業就得徵收稅,另一個原因是人員要安置。這就要求稅收和人事勞動制度有相應的改革。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要求地區之間、企業之間和個人之間能有合理的社會分工,並且這種分工和專業化還要能隨看歷史前進的步伐,不斷與時俱進,不斷有所創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村級文化廣場建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