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弌94922977

    上闋: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下闕: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首詞是作者陸游的詠梅之作,他和我們小時候所學的毛澤東同志的《卜算子--詠梅》有異曲同工之妙。毛澤東同志的詞是:“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同志的這首詞,寫的也很直白。直接說明了梅花的性格,獨立開放在人間,雖然“已是懸崖百丈冰”,但是梅花開得很自然,雖然俏皮,但是俏不爭春,喻梅花的好處,“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開遍了春天的懷抱之中的時候,梅花卻也失去了動力,靜靜的躺在鮮花叢中,依然以笑的姿態,迎接著春天的大自然懷抱。這正是這個偉大的人物的人格和個性的比喻,主席的一生也是在這樣的環境傲然霜雪,不畏嚴寒和懸崖百丈冰,俏然而立,正是這種大無畏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魄,才使他戰勝了一生中的任何艱難險阻而獨自走過來的啊!這是陸游所不能比擬的。毛澤東的詞又上升了一個高度,雖然同體同韻,但是大度和氣勢是陸游所不能及的。 然而陸游的這首詞卻整個體現了一個書寫的愛國主義者的家國情懷,詞的上闋寫的是:“在驛站外的斷橋旁邊,野梅花在沒人照顧下獨自的隨意開放,雖然已經是黃昏的時候了,他還依然在黃昏獨自的開放在那裡,毅然地獨自愁悵,再加上風和雨的摧殘,更是俏麗的開放在悽風苦雨中。”下闕寫的是:“梅花雖然在獨立地綻放,而且不顧一眾鮮花們的嘲笑和妒忌,縱使零落的飄下來變成泥土和被碾作塵埃,也只有梅花的暗香來自泥土和塵埃之中的香氣,留在人們的心中。” 詞首第一句就說的是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斷橋,此一處斷橋,可不是西湖的斷橋,這裡的斷橋,是驛站之外的無水之斷橋,也是一種農村用於農業上的籪橋,有竹木做成的起到防水作用的那種斷橋。也就在這個環境下的冬天嚴寒時節,只見一朵梅花孤零零的綻放開來,也沒有人的精心照看,更沒有主人的呵護!在這荒天野地之中在斷橋旁邊孤零零的開放。此時已到了黃昏的時候了,她還在那裡獨自開放,也不覺得孤單,還有那悽風苦雨在凌亂地打在她怒放的花枝頭上,顯得更加的孤獨,飄零和落魄。這也和人的心情一樣啊!我陸游豈不是也是這樣的孤獨無援嗎?也和這朵梅花一樣任由悽風苦雨的摧殘啊?我也是無意去爭得春天的回報的,也從來沒有去贏得春天的讚許,一心一意的在傲霜枝頭上一意任有百花的嘲弄,好像我是孤立無群的一樣,其實我的內心散發著報效祖國的胸懷。縱使像梅花一樣終究飄零的化做成人間的任車馬踐踏的泥土和塵埃一樣,也只有我的花香依舊在泥土中散放著!這裡陸游寫這首詞的本意烘托出來了,表現了一個浪漫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思想的真實寫照。 這其中的道理前無古人,正如龔自珍的《病梅館記》中所說的那樣:“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龔自珍先生所說的梅花,是人們心中的有人看護的,養著的梅花,尚有許多評判,何況這個斷橋邊的野梅花啊,人們尚有褒貶之意,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什麼樣的梅花好壞,是有人去評判高低,上下,左右,前後。殊不知,梅花在陸游的眼裡,隨時一枝獨放的野梅花,也是有意境的,在作者眼裡,不管她是正、欹、疏,皆會是梅花,只要能傲霜枝,耐寒冬,不管悽風苦雨,任由開放,也從不任由眾花的嘲諷與愚弄,也從來不受自己的利益驅使去與百花爭奇鬥豔,縱使化作泥土和塵埃,也會依舊的暗香不會消失。難怪說,陸游的家國情懷,是不做作出來的,是先天就有的。他在八十四歲那一年尚有《示兒》詩一首曰: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對於梅花,歷史上的好多古人都以詠頌梅花為主。就不一一例舉了。然而這樣的家國情懷只有陸游的特別明顯,這也是我寫這個主要原因 。 尚惠安二零一九年四月底於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職高手中哪些話讓你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