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子”是指鳥翅膀或尾巴上的長羽毛,古人常用翎子來做裝飾品。不過,不同的鳥,它的翎子的象徵意思是不同的,不可亂用。古代的結婚儀式,新郎帽子上插的是雁翎,而不是別的鳥的翎子。為什麼在結婚儀式上,新郎帽子上要插大雁的翎子呢?這就要從其象徵意義上來講。
雁是中國常見的候鳥,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飛到中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我們中原地區是鴻雁遷徙的途經地,秋來雁南飛,春暖雁北鄉,年年如此,音訊準時,從不失信,故稱雁信。
雁是顧伴念群的候鳥,長途遷徙中,準是成群彙集在一起,列隊而飛,具有很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古人稱之為“雁陣”。“雁陣”由有經驗、身體健壯的“頭雁”帶領。快速飛行時,隊伍排成“人”字形;一旦減速,隊伍又由“人”字形換成“一”字長蛇形,這是為了進行長途遷徙而採取的有效措施。飛在前面的“頭雁”是很累的,跟在後面的群雁則相對輕鬆,所以在長途遷徙的過程中,雁群需要經常地變換隊形,更換“頭雁”。當雁群需要中途休息、補充能量時,就會選擇有沼澤湖泊的地方作短暫休整,這時往往有失侶的孤雁擔任警戒任務,保障大家的安全。
雁為一夫一妻制,成對生活。在一個繁殖期內,雌雄相伴,不離不棄,相互幫襯,共同參與雛鳥的養育,一旦失侶,便成孤雁,只隨群移,形單影隻。失侶的雁稱為孤雁,失群的雁更是孤雁,失群的孤雁更可憐。杜甫在《孤雁》詩中描述到:“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古人認為雁最忠於愛情,一旦成雙,便是終身相伴,一旦失侶,也不再續絃,終身孤單,於是鴻雁就成了愛情的象徵。古代結婚儀式,新郎的帽子插上雁翎,就是象徵忠於愛情,相伴終身,風雨同行,不離不棄的意思。
以雁翎為儀,其歷史淵源可謂深遠矣,在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的《易經》中就有體現。《易·漸卦》全卦以鴻雁作喻,來論述好事多磨的婚嫁問題。《漸卦》上九爻辭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這就是新郎帽子上插雁翎以為儀的文化根源。實際上,不但是結婚儀式上新郎帽子上插雁翎以為儀,在古代婚事上處處有用雁的風俗。
古代婚禮有六個程式,稱為“婚約六禮”。《儀禮·士昏禮》記載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等“六禮”。其中“納采”就是遣媒妁提親,其禮物就是雁。《儀禮·士昏禮》載:“昏禮下達,納采用雁”。其中“問名”就是遣媒問女之生母姓氏以及女之生辰八字。《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接下來就是“納吉”,納吉就是占卜吉凶獲吉後,表示願意訂立婚約。再次為“納徵”,納徵就是後世所謂送彩(聘)禮以正式訂婚。再次為“請期”,請期就是商定嫁娶之日。最後是“親迎”,親迎就是新郎親往女家去迎娶新娘。
婚事六禮,除納徵外,皆贄雁為禮。《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雁贄。納徵曰玄纁,故不用雁贄。”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帽子上插雁翎以為儀,只是眾多用雁禮儀的其中之一,都是象徵婚姻乃人生大事,不可兒戲。因為女方是弱勢的一方,所以男方要信守婚約,感情專一,不離不棄,白頭攜老。
“翎子”是指鳥翅膀或尾巴上的長羽毛,古人常用翎子來做裝飾品。不過,不同的鳥,它的翎子的象徵意思是不同的,不可亂用。古代的結婚儀式,新郎帽子上插的是雁翎,而不是別的鳥的翎子。為什麼在結婚儀式上,新郎帽子上要插大雁的翎子呢?這就要從其象徵意義上來講。
雁是中國常見的候鳥,每當秋冬季節,它們就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飛到中國的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經過長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亞產蛋繁殖。我們中原地區是鴻雁遷徙的途經地,秋來雁南飛,春暖雁北鄉,年年如此,音訊準時,從不失信,故稱雁信。
雁是顧伴念群的候鳥,長途遷徙中,準是成群彙集在一起,列隊而飛,具有很強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古人稱之為“雁陣”。“雁陣”由有經驗、身體健壯的“頭雁”帶領。快速飛行時,隊伍排成“人”字形;一旦減速,隊伍又由“人”字形換成“一”字長蛇形,這是為了進行長途遷徙而採取的有效措施。飛在前面的“頭雁”是很累的,跟在後面的群雁則相對輕鬆,所以在長途遷徙的過程中,雁群需要經常地變換隊形,更換“頭雁”。當雁群需要中途休息、補充能量時,就會選擇有沼澤湖泊的地方作短暫休整,這時往往有失侶的孤雁擔任警戒任務,保障大家的安全。
雁為一夫一妻制,成對生活。在一個繁殖期內,雌雄相伴,不離不棄,相互幫襯,共同參與雛鳥的養育,一旦失侶,便成孤雁,只隨群移,形單影隻。失侶的雁稱為孤雁,失群的雁更是孤雁,失群的孤雁更可憐。杜甫在《孤雁》詩中描述到:“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古人認為雁最忠於愛情,一旦成雙,便是終身相伴,一旦失侶,也不再續絃,終身孤單,於是鴻雁就成了愛情的象徵。古代結婚儀式,新郎的帽子插上雁翎,就是象徵忠於愛情,相伴終身,風雨同行,不離不棄的意思。
以雁翎為儀,其歷史淵源可謂深遠矣,在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的《易經》中就有體現。《易·漸卦》全卦以鴻雁作喻,來論述好事多磨的婚嫁問題。《漸卦》上九爻辭曰:“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這就是新郎帽子上插雁翎以為儀的文化根源。實際上,不但是結婚儀式上新郎帽子上插雁翎以為儀,在古代婚事上處處有用雁的風俗。
古代婚禮有六個程式,稱為“婚約六禮”。《儀禮·士昏禮》記載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等“六禮”。其中“納采”就是遣媒妁提親,其禮物就是雁。《儀禮·士昏禮》載:“昏禮下達,納采用雁”。其中“問名”就是遣媒問女之生母姓氏以及女之生辰八字。《儀禮·士昏禮》:“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接下來就是“納吉”,納吉就是占卜吉凶獲吉後,表示願意訂立婚約。再次為“納徵”,納徵就是後世所謂送彩(聘)禮以正式訂婚。再次為“請期”,請期就是商定嫁娶之日。最後是“親迎”,親迎就是新郎親往女家去迎娶新娘。
婚事六禮,除納徵外,皆贄雁為禮。《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以雁贄。納徵曰玄纁,故不用雁贄。”在婚禮儀式上,新郎帽子上插雁翎以為儀,只是眾多用雁禮儀的其中之一,都是象徵婚姻乃人生大事,不可兒戲。因為女方是弱勢的一方,所以男方要信守婚約,感情專一,不離不棄,白頭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