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lydkg11575

    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取“更歲交子”之意。另外就是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意為“招財進寶”,人們還會將硬幣包在餃子裡,吃到該餃子的人在新的一年裡會有好的財運。餃子煮麵河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會吃餃子煮麵,名為“金絲穿元寶”。除夕晚上餃子煮熟了撈著吃,稱為“撈元寶”。年糕早期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過年的時候都要做年糕,後來逐漸在全國各地盛行,比如山東的紅棗年糕、北京的百果年糕、福建芋艿年糕及紅/白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蘇州的桂花糖年糕等。年糕諧音“年高”,是春節必備的應景食品,寄託了人們“年年高”的期望。麵條福建部分地區年初一早上要吃麵條(多為線面),寓意“長長久久”。魚春節飲食講究好寓意,當然少不了魚,一般為餐桌上最後一道菜,有些地方這道菜基本留下來不吃的,意為“年年有餘”。鰱魚為連年有餘,鯽魚和鯉魚為大吉大利,鮭魚則為富貴有餘。餛飩在江蘇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還是逢年過節或者辦喜事,都一定要吃餛飩。除夕早上,家家戶戶就開始剁菜餡包餛飩,從年三十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餛飩就酒,越吃越有”,寄託了靖江人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湯圓四川地區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這天的湯圓叫“元寶”,吃湯圓叫“得元寶”,取其團圓、圓滿、甜美之意。揚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湯圓,寓意事事如意、閤家團圓;上海人年初一早飯也是吃湯圓,寓意圓圓滿滿、有財有勢。雞“無雞不成宴”是廣東人的口頭禪,廣東、香港一帶過年一定要吃雞,雞與吉發音相似,代表生活吉祥如意。湖北人過年則是要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吃雞骨頭則表示“出人頭地”。粽子廣西壯族人過年有吃年粽的習俗,每年春節前幾天壯家人都要包粽子或買粽子,初一、初二有客人來一定要吃粽子。生菜廣東人過年還要吃生菜,生菜與生財諧音,寓意來年興旺發財。荷包蛋在春節習俗裡,有些地方有吃蛋、送蛋的傳統,年夜飯餐桌上也必不可少,名為“團圓蛋”。福橘福橘是福建的特產,部分地區過年要擺福橘、吃福橘,橘與“吉”諧音,意為“福”、“吉”,寓意吉祥如意、招福納吉。八寶飯八寶飯是上海人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食物,象徵團團圓圓、吉祥平安。太平燕福州人年夜飯裡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是太平燕,也稱扁肉燕。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都一定要吃太平燕,所以有“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的說法。

  • 2 # 使用者8616219450500

    明清以來,除夕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糰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但是具體南方各地,春節吃什麼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春節的前一天稱為除夕,古稱“歲除”或“逐除”。除夕的飲食習俗,北方和南方不盡相同。北方人以餃子為美味,有水餃、蒸餃等,在出席子時食用,取“更歲交子”的意思。為討吉利,有的餃子中放些糖塊,意味來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餃子裡放一枚“制錢”,吃到有制錢的餃子,一位著財運亨通。

      在南方,人們以年糕、元宵、鬆糕、粽子以及魚、肉、菜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元宵也叫“糰子”、“圓子”即湯圓,取“全家團圓”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產和生活“年年高”之意。吃年夜飯之前,舊時一般還先要祭祖,將食物分出少許,獻給祖先,以示紀念。午夜鐘聲一響,辭歲禮開始,全家向祖先靈位行禮致敬,子女依長幼序向長輩行禮辭歲。小輩可從長輩那裡收到“壓歲錢”即“押崇錢”,寓意鎮壓“邪崇”。

      南方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裡或碗蓋上放兩隻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魚(餘)”。

      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雖然餃子早已是普及大江南北的日常點心,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

      “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著生活幸福,“年年有餘”。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正月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相互祝福。早餐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等。吃罷早飯,人們穿上新裝,到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家去拜年,預祝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每家都會以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招待客人。這一天,人們吃的大多是節前準備好的食物,即取其“有餘”之意。北方大多吃饅頭,南方還是以米為主。北方過春節吃什麼,雖然與南方不太一樣,但也有幾分相似,都是歷史傳承下來的,只是地域的不同造成現在的多樣化。

      南北方相同的是新年必吃年糕。吃年糕以祝願生活“年年高”。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寧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飥、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漢代楊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雖然南方也有吃年糕的習慣,但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幾乎全國各地都要吃年糕,“黏”字與“年”字諧音,而“年”字本來是穀物成熟的意思,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現在已通稱年糕了。

      雖然南北方春節的年夜飯有所差異,但是形式上都是迎接新年為主題。筆者感覺,南北方的春節吃什麼所體現的差異,反而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博大精深的體現,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延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宮的大門是用什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