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聯:戶納西川李杜風。【卦體詩馬驚飆對句】
這個出句上聯沒有機關,卻有意境。
“蓬瀛”是指傳說中的蓬萊和瀛洲兩座仙山。語出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對俗》:“(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 。”要對好此聯首先要了解出句的這個用典。這個典故使得這個上聯顯得相當“高大上”。
對句還要注意上聯的結構關係,才能對出相同的結構。
首先,注意“蓬瀛”的結構關係:“蓬瀛”是“蓬(萊)+瀛(洲)”的聯合結構,類似一個聯合片語。
其次,注意“東海”的結構。在古代,中國以東的海洋統稱為東海。“東海”意思就是“東邊的海”,因此“東海”是“東+海”的偏正結構,方位詞“東”是修飾語。對句要注意最好能對出方位詞“東”。
再次,注意“東海蓬瀛雨”層層修飾的結構關係:“東”修飾“海”,“東海”修飾“蓬瀛”,“東海蓬瀛”修飾“雨”。
最後,注意整句的結構。上聯句子主幹是“窗+含+雨”的主謂賓結構,句中的主語是“窗”,謂語是動詞“含”,賓語是“雨”。“東海蓬瀛”作為定語修飾“雨”。
上聯的平仄格式為“平平平仄平平仄”,按正常的七言詩律或聯律此句平仄格式應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此句中一、三、五字平仄可變通,於是第三字本應仄而用了平聲的“東”。
對句平仄應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戶納西川李杜風”平仄便是如此。
對句下聯的結構與出句上聯完全相同。“戶+納+風”為主謂賓結構,“西”修飾“川”,“西川”修飾“李杜”,“李(白)杜(甫)”為聯合結構,“西川李杜”修飾“風”。
對聯要對得工整,上下聯平仄要相反,結構要相同,對應位置的詞性也要相同(個別詞類相近亦可)。另外,一些特別的詞類有特別要求,如數詞對數詞,顏色詞對顏色詞,方位詞對方位詞;尤其是名詞,上下聯對應的名詞同屬于越小的類別便對得越工。
下聯“戶”對“窗”,同屬於建築器物類,算對得比較工整。“納”對“含”都是動詞,也對得比較工。“西”對“東”屬方位詞相對,很工。“川”本義為河川,對“海”非常工整。“西川”(古代指現在四川的中西部)對“東海”為兩個地域名稱相對,也算工整。“李杜”對“蓬瀛”似乎是兩人的姓對兩座仙山名對得不太工,但是,“李”本是指李樹,“杜”本是指杜梨樹,“李杜”便透過借義兩種樹木與兩座仙山名相對,這樣便同屬自然之物了,便顯得比較工整了。“風”有兩義,一為明指自然物的風,二為句中暗指的(李白杜甫的)風範;“風”以第一義對“雨”,同屬自然之物,對得非常工整。
上聯用了海外仙山“蓬瀛”的典故,顯得風雅;下聯用了“李杜”(李白、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常並稱“李杜”,他們的生活與創作都與西川有很深的淵源),也顯風雅。這樣,上下聯都有用典的修辭,這便是修辭相同,使得對聯更為工整。
上聯意思是“窗戶含有東海蓬來和瀛洲兩座仙山的雨”,下聯意思是“門庭接納西川李白杜甫兩位大詩人的風範”。因此,上下聯的句意、情調、境界等都比較匹配,就算對得比較工整了。
@卦體詩
2018.8.21於北京
下聯:戶納西川李杜風。【卦體詩馬驚飆對句】
這個出句上聯沒有機關,卻有意境。
“蓬瀛”是指傳說中的蓬萊和瀛洲兩座仙山。語出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對俗》:“(得道之士)或委華駟而轡蛟龍,或棄神州而宅蓬瀛 。”要對好此聯首先要了解出句的這個用典。這個典故使得這個上聯顯得相當“高大上”。
對句還要注意上聯的結構關係,才能對出相同的結構。
首先,注意“蓬瀛”的結構關係:“蓬瀛”是“蓬(萊)+瀛(洲)”的聯合結構,類似一個聯合片語。
其次,注意“東海”的結構。在古代,中國以東的海洋統稱為東海。“東海”意思就是“東邊的海”,因此“東海”是“東+海”的偏正結構,方位詞“東”是修飾語。對句要注意最好能對出方位詞“東”。
再次,注意“東海蓬瀛雨”層層修飾的結構關係:“東”修飾“海”,“東海”修飾“蓬瀛”,“東海蓬瀛”修飾“雨”。
最後,注意整句的結構。上聯句子主幹是“窗+含+雨”的主謂賓結構,句中的主語是“窗”,謂語是動詞“含”,賓語是“雨”。“東海蓬瀛”作為定語修飾“雨”。
上聯的平仄格式為“平平平仄平平仄”,按正常的七言詩律或聯律此句平仄格式應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此句中一、三、五字平仄可變通,於是第三字本應仄而用了平聲的“東”。
對句平仄應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戶納西川李杜風”平仄便是如此。
對句下聯的結構與出句上聯完全相同。“戶+納+風”為主謂賓結構,“西”修飾“川”,“西川”修飾“李杜”,“李(白)杜(甫)”為聯合結構,“西川李杜”修飾“風”。
對聯要對得工整,上下聯平仄要相反,結構要相同,對應位置的詞性也要相同(個別詞類相近亦可)。另外,一些特別的詞類有特別要求,如數詞對數詞,顏色詞對顏色詞,方位詞對方位詞;尤其是名詞,上下聯對應的名詞同屬于越小的類別便對得越工。
下聯“戶”對“窗”,同屬於建築器物類,算對得比較工整。“納”對“含”都是動詞,也對得比較工。“西”對“東”屬方位詞相對,很工。“川”本義為河川,對“海”非常工整。“西川”(古代指現在四川的中西部)對“東海”為兩個地域名稱相對,也算工整。“李杜”對“蓬瀛”似乎是兩人的姓對兩座仙山名對得不太工,但是,“李”本是指李樹,“杜”本是指杜梨樹,“李杜”便透過借義兩種樹木與兩座仙山名相對,這樣便同屬自然之物了,便顯得比較工整了。“風”有兩義,一為明指自然物的風,二為句中暗指的(李白杜甫的)風範;“風”以第一義對“雨”,同屬自然之物,對得非常工整。
上聯用了海外仙山“蓬瀛”的典故,顯得風雅;下聯用了“李杜”(李白、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常並稱“李杜”,他們的生活與創作都與西川有很深的淵源),也顯風雅。這樣,上下聯都有用典的修辭,這便是修辭相同,使得對聯更為工整。
上聯意思是“窗戶含有東海蓬來和瀛洲兩座仙山的雨”,下聯意思是“門庭接納西川李白杜甫兩位大詩人的風範”。因此,上下聯的句意、情調、境界等都比較匹配,就算對得比較工整了。
@卦體詩
2018.8.21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