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麻煩踩下剎車
-
2 # sjtuer
明糞又來挑事了!
明朝時候,日本啥水平?歐美啥水平?大家其實都差不太多!你那麼大個明朝打不過小日本,英國什麼的,你還有臉?
清末期日本啥水平?歐美啥水平? 能放一塊比嗎?
明糞就喜歡搞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凸顯一下自己,,其實狗屁意義都沒有,只會讓人笑掉大牙!
-
3 #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明朝同西方列強的碰撞中,先後遇到了三個國家——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不過,這三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僅僅是武裝商人同其交手,而且葡萄牙人的船隻還有不少是在明朝購買的中式帆船。
這幾次交手,每次都是洋人因為補給問題主動撤退,這就給了不少明粉得以意淫的空間。不過,現實是這些洋人每次來都能以極小的代價重創明朝水師並劫掠沿海。尤其是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交手中,荷蘭人21條(有幾條分別去了臺灣和日本,還有一條擱淺)武裝商船(350噸以下)總共摧毀了明朝水師200多條船,並且摧毀了多個沿海城鎮,自身僅僅損失良田100噸的小船。打的明朝去巴達維亞給荷蘭人賠償了130多箱金銀。而英國東印度公司更狠,100多個公司員工兩度零傷亡攻佔亞娘鞋炮臺,炸燬炮臺並擄走火炮(2磅的佛郎機),並且摧毀了廣東水師,炮轟沿海城鎮,打的明朝不僅沒敢加害滯留廣州的英商,甚至連行賄的2800兩白銀的賄金都退還給了英華人。
打日本更可笑。先不說先前的倭寇不過是僱傭日本武士當僱傭軍的中國海盜,就是後期抗倭援朝還打的十分滑稽。先不說日軍本身鬥志並不高,甚至還有不少日軍主動向明朝聯軍投降並提供情報,小西行長甚至嚮明朝方面通風報信。即便是如此13場主要戰役勝四敗九,勝的四次裡面還有兩次是豐臣秀吉死後才發生的事。更搞笑露梁海戰明朝以優勢兵力堵截日本撤退的運輸船隊還沒堵住,讓日本人大部分回到了日本。結果一個前後動員將近20萬部隊、靡費軍費幾百萬兩的戰爭就這麼草草收場,而且萬曆還不掏小金庫採用刮地皮的辦法籌集軍費,導致民怨沸騰,可見這個援朝戰爭打的多麼滑稽。
所以,這壓根得不出明朝多麼有骨氣,又同時代歐洲人的話說,華人野蠻愚蠢,膽小懦弱,而且不忠誠於他們的君主,南洋的土著和日本人都比華人勇敢。而且利馬竇還用嘲諷的口氣說,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就是把華人稱為戰士,甚至還說5000名歐洲勇士就可以征服中國。
總結——明朝同其他幾個大一統王朝漢、唐、元、清相比實在沒什麼出彩的地方,所以三無明粉只能吹捧所謂的骨氣。殊不知骨氣只是弱者的遮羞布,而強者從來不吹捧什麼骨氣。
-
4 # 獸族大祭司
這個問題一定又是明粉提出來的,而我知道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明粉皇漢鼓吹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賠款。就是天大的笑話!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因為朱棣篡位得國不正,只有回他大本營北京才覺得安全,這也是他為何不惜要大開殺戒殺反對遷都的大臣。而死社稷是因為他無處可逃了。
至於不和親是沒人要跟你和親,你跟蒙古,女真和親人家搭理你嘛?
不賠款你也好意思吹,去看看史書給蒙古女真的賠款還少嘛?你沒給人家真金白銀?只不過有些時候換成好聽點的話互市之類糊弄老百姓而已!例如1550年蒙古俺答汗圍攻北京,史稱庚戌之變,明世宗請和進貢。17世紀初 1619年,蒙古林丹汗攻佔了明朝的廣寧,明朝每年向林丹汗贈白銀千兩,以期林丹汗對抗後金。給英國,荷蘭也沒少賠款,而且是和人家商船打都打不贏。
不割地是蒙古,後金不用你割人家直接不給你談的機會人家直接自己搶。而歐洲列強還沒把精力放到明朝身上,剛剛在東南亞把勢力滲透進來,
說不納貢是真不要臉了,讓蒙古女真打什麼樣了都?
還有四海臣服,紛紛來朝納貢,這更搞笑了,朱棣因為得位不正,為了給華人一個強盛的假象,誰來進貢就給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賞賜,這麼好的買賣誰不願意做?最後朱棣實在入不敷出了才要求除非召見,否則每年最多進貢兩次。
料羅灣海戰,明粉說是打贏了,拿《巴城日記》《東印度事務報告》《熱城日記》給你們看
1.明軍的戰果只是Brouckerhaven號被擊毀,Slooterdijck號被俘獲,何談全軍覆沒。
2.1633年7月26日明朝方面曾派出使節要求荷蘭賠償,普特曼斯未曾理會;料羅灣之戰後,再次要求荷蘭人賠償幾艘戎克船或其中一部分,但答覆是:“除非他們(華人)履行屢次承諾的自由貿易,並使我們全國的敵人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的貿易受挫折,這種戰爭可能還會繼續一百年。”何談賠款求饒?
3.料羅灣之後,1634年10月21日,鄭芝龍使者韓布安到大員,向荷蘭人報告,福建簽發4張通行證,使所有的商人都能自由地用戎克船(於繳付國稅之後)來大員跟荷蘭人交易,這是荷蘭人入據大員後正式享有等同於馬尼拉一樣的貿易權。但這並不是荷蘭人交稅啊。
實際上根據《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巴達維亞日記》等書的記載,荷蘭人在明朝滿載而歸,鄭芝龍去巴達維亞賠款。
回覆列表
大明王朝一直以剛硬著稱,這也成了明朝的傳統了,大明朝一直以來從不和親,也從不割地賠款,就算是皇帝被俘虜了,也是從不低下身段。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是一個幾十年都不上朝的萬曆皇帝說的話,你敢想!明末崇禎皇帝,在國亡前殺皇后公主,然後自殺。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來捍衛大明。崇禎在大清虎視眈眈,國內農民起義下,面對西方第一強國挑釁絲毫不畏懼就是硬剛。
當年荷蘭仗著自己海軍實力強大,想在臺灣建築城堡,想壟斷明朝的海上貿易,被拒絕後,發起了戰爭。結果雙方大戰最後荷蘭戰敗,還被要求賠償戰爭賠款,你說明朝硬不硬。
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國,是在1592年至1598年(16世紀90年代),正值明朝的萬曆年間,日本豐臣政權兩次率軍十幾萬人的侵略主要目的是征服當時中國的大明王朝,但是主戰場是在高麗(現今的南韓和北韓)境內。此次侵略,中國方面成為萬曆援朝戰爭,高麗成為壬辰衛國戰爭,日本稱為文祿慶長之役。此次戰爭,日軍最終被明朝和高麗的軍隊擊敗,部分日軍退還日本境內,部分日軍則喪命於高麗境內。此後,對日本人,往往稱之為倭寇。
明朝對外的剛硬確實是歷史上少有的,有人說如果明朝不服滅,一直延續到近代,絕對不會像清朝那般軟弱,中華民族的鐵血傳統流傳下來,可能也不會被西方列強欺負成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