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海無塵
-
2 # 孟慶一美術館
不要對孩子們提這個無聊的問題!你倘若不喜歡繁體字,你可以不用!好在還有簡體字。繁體字是流傳了幾年的漢字,不是邪門歪道。是漢字的祖宗!!!中國傳統文化正在被那些所謂新文化,新思潮,新思潮簡化掉了。譬如你父親,可以用喜歡或不喜歡來介定嗎?喜歡與不喜歡,父親永遠是父親,這個無法抹殺。
-
3 # 6011311786
繁體字中國古文字難寫難記,生僻字更難解釋。簡化字,白話文比較好接收。繁體字,古文字,生僻字可以做書法藝術欣賞沒有禁止。如果有釋文更好。繁體字認識不多,忘的也差不多了。故還是喜歡簡化字。提倡簡化字,不禁止繁體字,簡繁都可以使用。
-
4 # 老韓6750
繁體字形優美!但書寫困難!繁體字的書報能讀!但寫不出!還是不要恢復繁體字了!但做為華人應能讀繁體字的書刊!
-
5 # 使用者169243713848
多年使用簡體字,繁體字的書寫有些力不從心,但是絕大多數還是能夠認識,少數的繁體字在書寫時還是常用來書寫的。
-
6 # 使用者連新清
我對和繁體字喜歡,但不喜歡用它,認識它就可以了,因為繁體字太麻煩了,又不符合國情,不符合社會的進步,提倡繁體字的人,想把文明帶回原始,這些人肯定沒事做,還是叫他回家種田吧!
-
7 # 暢享夕陽2
繁體字對於七O後的人來講巳經十分遙遠和陌生了,連我們五0後的人都不一定熟悉多少,解放後一直就是推廣學習的簡化漢字。我個人而言,文化層次不高,但是空餘時間喜歡看一些書,七五年之前市面上有些書,由其古蹟小說很多是舊版本,都是繁體字,剛開始看很不習慣,甚至不認識,但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有些字連貫內容也就知道了,好多舊版本都是豎排版,除了愛好者,恐怕年輕一代對繁體字認知太少。就字型而言中國繁體字書寫還是比較漂亮的,由其草寫有時給人一種龍飛鳳舞之美!我也能閱讀,也能寫幾個,邊喜歡,但個人觀點,確得不提倡恢復,畢竟使用簡化字七十年了,人們早已適應了。當然繁體字,簡化字個人有選擇使用的權利!
-
8 # 大地57683
我今年59歲,上學時學的都是簡體字,繁體字有的不認識,國家都以認同了簡體字,為什麼?還在學繁體字哪?有些人就吃飽了撐的,開始禍國殃民了,問問他是不是想用嘴拉屎用肛門吃飯?就想獨出心彩?文化不能朝令夕改。
-
9 # 長島男爵
事實上我的印象90年是一個明顯的分界線,
90%90前能認識90%繁體字,
80%90後能認80%繁體字,
70%00後能認70%繁體字,
大概就是這種遞減式的感覺。
-
10 # 獅子山一
回答 : 我認識很多繁體字,也喜歡繁體字。 為什麼 : ( 1 ) 我在漢字簡化字總表公佈之前就已完成學業並參加工作。所以,我認識和應用的所有字都是繁體字,根本沒有 “ 簡體字 ” 一說。當時,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所有報刊上和各種書籍上的字全部是繁體字。如果有人在正式應用上寫了如今的所謂“簡體字",就會被認定是寫了“錯別字",會被認為是文化水平低的表現。 ( 2 ) 我是讀私塾出身,教我的老師是前清秀才。我讀完了《四書》和五經中的《詩經》和《左傳》,外加《聲律啟蒙》和《古文觀止》中的部分文章。我習字是學的歐陽詢的《九成宮》。所以我認識的字和寫的字全部都是繁體字。 ( 3 ) 我讀寫現在的簡體字沒有絲毫困難。因為從繁體字到簡體字對我來說很簡單,一看就知。
回覆列表
漢字簡化是大勢所趨,
便於識別、便於書寫、節省時間三要素決定了漢字必須化繁為簡。
看看《新華字典》的前言就會知道,中國漢字經簡化為1945個。
中國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大家可能想到去翻翻許慎的《說文解字》,那是由小篆轉化為隸書的時期。很多的字例,說字等大都以此本為藍本。
咱手中就有一本《古辭辯》,愛看文言文,此書做為工具輔助,個人以為很算稱職吧。
聽說中國最全的漢字字典是《康熙字典》,去走了一走。好傢伙!大大厚厚五六本,價格有點嚇人。
只好嘆口氣了。
現今是快速地網路時代,五筆打字法用的人不多,大多用拼音打字法。
所以錯字、別字較多,校對的工作量海大。
只能嘆口氣。
屈屈不到二千字或多一些,時常忘不住、寫不出或錯寫,何談提繁體?
再嘆口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