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的音色悅耳、動聽,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豐滿。演奏月琴時,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拿撥子彈奏,其技巧已發展到彈、撥、撮、滾、掃滾、按、顫、滑、吟等30多種,其中還包括有獨特效果的“刮品”技巧。月琴不但可用於伴奏,同樣也是一件出色的獨奏樂器。
月琴是用撥片彈奏的。撥片的材質薄厚、撥絃處的形狀及光滑度都直接影響月琴音色。演奏者首先要有一個非常順手的撥片,才能得心應手演奏豐富多彩的樂曲。撥片的材質有牛角、尼龍等,現在一般用尼龍材質,這種材料結實又有柔韌度。規格有大有小,以前大多數使用長約六至九釐米的長撥片,長撥片便於拿住,彈奏力度大。現在很多人用四至五釐米的短撥片,短撥片較靈活,易於過弦。撥片長短,可由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習慣決定。
月琴常以五度或四度關係定弦。京劇月琴採用首調定弦法,及根據聲腔及演員唱腔調門的高低透過琴軸來調節音高。唱腔調門的高低是由各行當不同音區範圍及演唱者嗓音條件決定的。如西皮E調,月琴按“3(低音點) 6 3”定弦,實際音高為“#g #c #g”;反二黃C調,月琴按“6(低音) 2 6”定弦,實際音高“a d a”。當遇到一曲多調時,在演奏中間不能調節琴軸重新定音。因此就需要演奏者變換把位用其他調來演奏,如用“5(低音) 1 5弦、2(低音) 5 2弦、 7(低音) 3 7弦、1(低音) 4(低音) 1 弦”等把位演奏。
民樂月琴採取固定音高來定弦法。固定音高來定弦就是固定四根弦的音程關係。從四弦至一弦的空弦為“g d g d”,唱名為“5(低音) 2 5 2(高音)”;音域由至g至d4,為三個半八度,唱名為5(低音)—2(3個高音點)。四根弦的關係是四弦與三絃之間是純五度,三絃與二絃之間是純四度,二絃與一弦之間是純五度。在演奏各調樂曲時,無須調絃,只改變空弦唱名和左手指法即可。例如演奏C調,空弦的唱名為“5(低音) 2 5 2(高音)”,而演奏D調空弦的唱名為“4(低音)1(低音) 4 1(高音)”。
上海月琴製作名家蔡洪賢製作的改革試驗民樂月琴
月琴右手演奏的基礎是:彈、撥、撮、輪稱為“基本功”。其方法為右手食指與拇指緊握彈片,手腕與小手臂形成45度,利用手腕的力量彈到佛手的上前方琴絃,反覆彈撥,彈撥力度均勻,切記不要彈強、撥弱。待右手基本熟練後,配合左手。左手的方法是用拇指把住琴頸,其餘四指分別用指尖彈在品上,記住要用指尖稍前的部位。手指抬起時不能過高、太高,影響速度。另外,還有推、拉、移指等方法。初學者可以從音階練習開始訓練,從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由慢到快,反覆練習,要求達到旋律流暢,音符均勻,每個音符均帶有顆粒狀。音階練習熟練後,可以進行移指練習,爬音練習,這是演奏樂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另外,演奏樂曲時要把握樂曲中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變化來進行處理,彈與撥的力度與幅度如用法不準確就會破壞作品的涵義。
在彈奏時,要控制指力,過重、太弱都會破壞音樂的線條;要具備旋律的歌唱意識,均勻彈奏出音樂的線條,給人以連貫和流暢的感覺。用中速偏慢的輪指表現悠揚抒情的旋律,如果顆粒過於清晰,就會破壞旋律的流暢性,雖然“點”是月琴發音的基礎,但不能一味強調“點”,要根據不同的音樂來追求“點”與“線”的和諧統一。
在月琴演奏中,由“點”所帶來的藝術效果是特別鮮明的,但是不能因為在演奏中為了體現美感而一味追求“點”,而要注意“點”和“線”的結合與互補。在有些作品中,如果線上條中加入了一些“點”,可以讓平順的樂曲增添幾分個性與稜角,使主旋律中帶有凸顯的節奏。按照作品的表現需求將“點”融入進來,可以有效提升作品的內涵的展現。如果不融入“點”,只有“線”,就不能表現出作品在該時段所要表現的人物情感或劇情轉折,音樂自然也就過於平淡,沒有起伏。
因此,在月琴演奏過程中,根據作品需求合理使合理使用“點”和“線”,能夠更加完美地展現音樂的藝術魅力和特徵,最大程度發揮出月琴的音樂效果。
在演奏京劇月琴時,要重視右手力度和攝點的運用,重視與京劇演員、樂隊的整體配合。在伴奏京劇唱腔時,京劇月琴基本上只有一弦,在一個八度的音域內互翻高低進行演奏。在該音區進行演奏,可以始終保持琴音清脆明亮,在音樂上與京胡有機配合,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
在演奏民樂月琴時,要重視各種演奏技藝的運用,包括呤弦、推拉、帶音、打音、泛音等左手演奏技巧和掃、拂、雙彈、劃弦等右手演奏技。同時還可以借鑑其他彈撥樂器的技法的運用,擴大和豐富月琴的表現力。彈奏舞曲時,還常用手指敲擊面板,以增強熱烈氣氛。
月琴的音色悅耳、動聽,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豐滿。演奏月琴時,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拿撥子彈奏,其技巧已發展到彈、撥、撮、滾、掃滾、按、顫、滑、吟等30多種,其中還包括有獨特效果的“刮品”技巧。月琴不但可用於伴奏,同樣也是一件出色的獨奏樂器。
月琴是用撥片彈奏的。撥片的材質薄厚、撥絃處的形狀及光滑度都直接影響月琴音色。演奏者首先要有一個非常順手的撥片,才能得心應手演奏豐富多彩的樂曲。撥片的材質有牛角、尼龍等,現在一般用尼龍材質,這種材料結實又有柔韌度。規格有大有小,以前大多數使用長約六至九釐米的長撥片,長撥片便於拿住,彈奏力度大。現在很多人用四至五釐米的短撥片,短撥片較靈活,易於過弦。撥片長短,可由每個人的具體情況習慣決定。
月琴常以五度或四度關係定弦。京劇月琴採用首調定弦法,及根據聲腔及演員唱腔調門的高低透過琴軸來調節音高。唱腔調門的高低是由各行當不同音區範圍及演唱者嗓音條件決定的。如西皮E調,月琴按“3(低音點) 6 3”定弦,實際音高為“#g #c #g”;反二黃C調,月琴按“6(低音) 2 6”定弦,實際音高“a d a”。當遇到一曲多調時,在演奏中間不能調節琴軸重新定音。因此就需要演奏者變換把位用其他調來演奏,如用“5(低音) 1 5弦、2(低音) 5 2弦、 7(低音) 3 7弦、1(低音) 4(低音) 1 弦”等把位演奏。
民樂月琴採取固定音高來定弦法。固定音高來定弦就是固定四根弦的音程關係。從四弦至一弦的空弦為“g d g d”,唱名為“5(低音) 2 5 2(高音)”;音域由至g至d4,為三個半八度,唱名為5(低音)—2(3個高音點)。四根弦的關係是四弦與三絃之間是純五度,三絃與二絃之間是純四度,二絃與一弦之間是純五度。在演奏各調樂曲時,無須調絃,只改變空弦唱名和左手指法即可。例如演奏C調,空弦的唱名為“5(低音) 2 5 2(高音)”,而演奏D調空弦的唱名為“4(低音)1(低音) 4 1(高音)”。
上海月琴製作名家蔡洪賢製作的改革試驗民樂月琴
月琴右手演奏的基礎是:彈、撥、撮、輪稱為“基本功”。其方法為右手食指與拇指緊握彈片,手腕與小手臂形成45度,利用手腕的力量彈到佛手的上前方琴絃,反覆彈撥,彈撥力度均勻,切記不要彈強、撥弱。待右手基本熟練後,配合左手。左手的方法是用拇指把住琴頸,其餘四指分別用指尖彈在品上,記住要用指尖稍前的部位。手指抬起時不能過高、太高,影響速度。另外,還有推、拉、移指等方法。初學者可以從音階練習開始訓練,從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由慢到快,反覆練習,要求達到旋律流暢,音符均勻,每個音符均帶有顆粒狀。音階練習熟練後,可以進行移指練習,爬音練習,這是演奏樂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另外,演奏樂曲時要把握樂曲中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變化來進行處理,彈與撥的力度與幅度如用法不準確就會破壞作品的涵義。
在彈奏時,要控制指力,過重、太弱都會破壞音樂的線條;要具備旋律的歌唱意識,均勻彈奏出音樂的線條,給人以連貫和流暢的感覺。用中速偏慢的輪指表現悠揚抒情的旋律,如果顆粒過於清晰,就會破壞旋律的流暢性,雖然“點”是月琴發音的基礎,但不能一味強調“點”,要根據不同的音樂來追求“點”與“線”的和諧統一。
在月琴演奏中,由“點”所帶來的藝術效果是特別鮮明的,但是不能因為在演奏中為了體現美感而一味追求“點”,而要注意“點”和“線”的結合與互補。在有些作品中,如果線上條中加入了一些“點”,可以讓平順的樂曲增添幾分個性與稜角,使主旋律中帶有凸顯的節奏。按照作品的表現需求將“點”融入進來,可以有效提升作品的內涵的展現。如果不融入“點”,只有“線”,就不能表現出作品在該時段所要表現的人物情感或劇情轉折,音樂自然也就過於平淡,沒有起伏。
因此,在月琴演奏過程中,根據作品需求合理使合理使用“點”和“線”,能夠更加完美地展現音樂的藝術魅力和特徵,最大程度發揮出月琴的音樂效果。
在演奏京劇月琴時,要重視右手力度和攝點的運用,重視與京劇演員、樂隊的整體配合。在伴奏京劇唱腔時,京劇月琴基本上只有一弦,在一個八度的音域內互翻高低進行演奏。在該音區進行演奏,可以始終保持琴音清脆明亮,在音樂上與京胡有機配合,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
在演奏民樂月琴時,要重視各種演奏技藝的運用,包括呤弦、推拉、帶音、打音、泛音等左手演奏技巧和掃、拂、雙彈、劃弦等右手演奏技。同時還可以借鑑其他彈撥樂器的技法的運用,擴大和豐富月琴的表現力。彈奏舞曲時,還常用手指敲擊面板,以增強熱烈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