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細膩橡皮9v
-
2 # 使用者1334142252395
甲午戰爭的根本原因是:1868年,日本透過明治維新,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上國內封建殘餘勢力以及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逐漸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直接原因是:1894年春,北韓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北韓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幫助鎮壓。日本乘機設下圈套,當清軍入朝的第二天,日本即派大量軍隊入朝,佔領軍事要地,並於7月25日不宣而戰,悍然挑起侵華戰爭。
甲午戰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
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於1894(甲午年)年7月至1895年3月發動的侵略中國的戰爭。日本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到19世紀80年代後半期,開始進行產業革命。日本統治集團認為,只有透過軍事侵略爭奪殖民地,擴大市場,掠奪資源,才能為經濟擴張開闢道路。於是,就把地大物博、軟弱落後的中國作為它的主要侵略物件,並把北韓作為進攻中國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