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首先,國際空間站的軌道傾角應該是51.65度,它成為這個傾角有著諸多原因,

    1. 軌道選擇

    國際空間站常年維持在400公里附近,這個高度是維持效率與壽命的折衷:太高了補給之類的難度略大,太低了存在空氣會緩慢降低軌道。事實上,每次給空間站運送物資的飛船都會留點能量,都要給空間站往更高軌道上推一推,要不早就下來了。

    正所謂站得越高看得越遠,而400公里高度不足以觀測到很大的範圍,這就好比坐車的視野和坐飛機的視野差距。那麼解決辦法就是保有軌道傾角,51度就已然可以實現地球面積的85%左右覆蓋了。中國的兩個天宮也在350-400公里之間。

    兩極附近面積小,城市和土地都很少,且沒什麼值得觀看的東西。看不到就算了。

    更何況如果傾角過大,接近極地軌道,暴露在太Sunny下的時間就略長。雖然太陽能電池板能收集到更多能量,但國際空間站表示不在乎,因為更重要的是溫控。畢竟長期暴露在太Sunny下,國際空間站太容易升溫了,在真空中散熱難度太大了。

    而電力嘛,反正失重環境中無重量壓力,電力不夠,電池板來湊啊。

    你們看看國際空間站的電池板有多壯觀,一張就幾十米啊!

    因此40-50度是比較理想的各國空間站理想軌道傾角。

    2.火箭發射效率問題

    這是更重要的原因,這個主要取決於俄羅斯。

    對於火箭發射而言,不僅要克服強大的地球重力和空氣阻力將航天器送入指定高度,還必須將衛星/航天器送入目標軌道。在這個過程中,火箭最多的能量消耗在剛發射的幾分鐘,它要從0開始加速、突破聲障、克服大量空氣阻力,但這是在任何一個地方發射都必須面對的。

    那剩下最難的就是改變軌道傾角了,吃力不討好,非常耗能量,遠遠超過改變軌道高度。

    最理想的情況是直接因地制宜,採用最適合當地的軌道傾角-當地緯度。可以簡單理解為:從赤道(緯度0)發射的,最好沿著赤道飛(0度傾角);從兩極(緯度90)發射的,軌道自然也就90了;以此類推。

    國際空間站是美國、俄羅斯幾乎各佔一半股份,其他小弟跟著混的節奏。而在建設過程中,就已經註定了是俄羅斯絕對的建設主力:彼時美國的太空梭確實牛,但價格實在太高太高了,5億-10億美元左右一次發射成本,太恐怖了。相比而言,俄羅斯的聯盟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姿態MLXG雙排,一手瑞茲17-0,喊話道:這才是中單,他是在暗示小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