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可是五牛圖,有人在研究《五牛圖》後認為:此作品並不是單純的動物畫,而是有深刻內涵寓於其中。韓滉畫五頭牛以比喻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而順的牛的品性來表達自我內心為國為君的情感,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由於韓滉曾提出“營田積粟”的主張,並且建議朝廷採用“且戰且耕”的辦法對付吐蕃、回紇的軍事入侵,在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有人根據此認為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唐代已開始使用曲轅犁作為耕作工具,而牛是其主要動力之一。當時唐代農業的發達,與牛耕技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以牛入畫,確有鼓勵農耕的意義。
元代著名大書畫家趙孟頫也對《五牛圖》的創作意圖進行了猜測,他於畫後曾經再三題跋。關於他的猜測,我們可以從他的題跋“昔梁武帝欲用陶弘景,弘景畫二牛,一牛以金絡首,一自放於水草之際。梁武嘆其高致,不復強之,此圖殆寫其意雲”看出,他認為畫的是梁代陶弘景辭謝梁武帝徵聘的典故。陶弘景生於世家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7歲時就入南朝齊為官,任諸王侍讀兼總記室,遷拜左衛殿中將軍,後被皇帝調任“奉朝請”的職務,在朝廷任職20年。37歲這年,陶弘景拜表辭祿,入茅山修道。齊末曾幫助過蕭衍,蕭衍作了梁武帝後,想徵調他作官,於是他畫了一幅二牛圖來拒絕。趙孟頫以宋太祖十一世孫的身份來出仕元朝,那種感覺可想而知,並且他也曾經產生過退隱的思想,所以看到《五牛圖》後便聯想到陶弘景,也合乎情理。
當圖到了清帝乾隆手裡的時候,他又作了另外一種揣測,可從他的題詩上知道:“一牛絡首四牛間,弘景高情想像間。舐齕詎惟誇曲首,要因問喘識民艱。”“問喘”的典故出在《漢書·丙吉傳》。漢代名宰相丙吉在路上,遇到殺人事件,他理也不理。後來看見一頭牛在路邊喘氣,他立即停下來,問這頭牛為什麼喘氣。有人後來問他,為什麼關心牛命而不關心人命。丙吉說路上殺人,自有地方官吏去管,不必我去過問,而牛異常的喘氣,就可能是發生了牛瘟,或者是其他有關民生疾苦的問題,地方官吏不大會注意,我當然就必須問個清楚。由於他細察垂詢牛喘的事,於是名聲流傳,被稱為好宰相。乾隆身為帝王,正處於大清盛世之際,自然希望得到賢臣良將的輔助,對陶弘景“出世”的做法肯定不贊成。韓滉是唐代的名宰相,並且和丙吉一樣關心人民疾苦,所以乾隆看到《五牛圖》,然後聯想到漢代名宰相丙吉,便不難費解了。
《五牛圖》只有一頭牛有紅繩絡頭,其餘四頭都沒有,看起來有點像陶弘景的故事,但綜觀韓滉一生,一直是為國為民,毫無“出世”的念頭。乾隆的揣測,頗有點“一廂情願”的意思。但我們不得不佩服韓滉,給後人留下了一幅無限想像的畫。要知道當初創作的動機何在,最好是問韓滉了,可唐朝距今幾百年,並且畫家又已乘鶴西去,看來要揭開謎底,是遙遙無期了。
說的可是五牛圖,有人在研究《五牛圖》後認為:此作品並不是單純的動物畫,而是有深刻內涵寓於其中。韓滉畫五頭牛以比喻自己兄弟五人,以任重而順的牛的品性來表達自我內心為國為君的情感,是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由於韓滉曾提出“營田積粟”的主張,並且建議朝廷採用“且戰且耕”的辦法對付吐蕃、回紇的軍事入侵,在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有人根據此認為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唐代已開始使用曲轅犁作為耕作工具,而牛是其主要動力之一。當時唐代農業的發達,與牛耕技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以牛入畫,確有鼓勵農耕的意義。
元代著名大書畫家趙孟頫也對《五牛圖》的創作意圖進行了猜測,他於畫後曾經再三題跋。關於他的猜測,我們可以從他的題跋“昔梁武帝欲用陶弘景,弘景畫二牛,一牛以金絡首,一自放於水草之際。梁武嘆其高致,不復強之,此圖殆寫其意雲”看出,他認為畫的是梁代陶弘景辭謝梁武帝徵聘的典故。陶弘景生於世家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7歲時就入南朝齊為官,任諸王侍讀兼總記室,遷拜左衛殿中將軍,後被皇帝調任“奉朝請”的職務,在朝廷任職20年。37歲這年,陶弘景拜表辭祿,入茅山修道。齊末曾幫助過蕭衍,蕭衍作了梁武帝後,想徵調他作官,於是他畫了一幅二牛圖來拒絕。趙孟頫以宋太祖十一世孫的身份來出仕元朝,那種感覺可想而知,並且他也曾經產生過退隱的思想,所以看到《五牛圖》後便聯想到陶弘景,也合乎情理。
當圖到了清帝乾隆手裡的時候,他又作了另外一種揣測,可從他的題詩上知道:“一牛絡首四牛間,弘景高情想像間。舐齕詎惟誇曲首,要因問喘識民艱。”“問喘”的典故出在《漢書·丙吉傳》。漢代名宰相丙吉在路上,遇到殺人事件,他理也不理。後來看見一頭牛在路邊喘氣,他立即停下來,問這頭牛為什麼喘氣。有人後來問他,為什麼關心牛命而不關心人命。丙吉說路上殺人,自有地方官吏去管,不必我去過問,而牛異常的喘氣,就可能是發生了牛瘟,或者是其他有關民生疾苦的問題,地方官吏不大會注意,我當然就必須問個清楚。由於他細察垂詢牛喘的事,於是名聲流傳,被稱為好宰相。乾隆身為帝王,正處於大清盛世之際,自然希望得到賢臣良將的輔助,對陶弘景“出世”的做法肯定不贊成。韓滉是唐代的名宰相,並且和丙吉一樣關心人民疾苦,所以乾隆看到《五牛圖》,然後聯想到漢代名宰相丙吉,便不難費解了。
《五牛圖》只有一頭牛有紅繩絡頭,其餘四頭都沒有,看起來有點像陶弘景的故事,但綜觀韓滉一生,一直是為國為民,毫無“出世”的念頭。乾隆的揣測,頗有點“一廂情願”的意思。但我們不得不佩服韓滉,給後人留下了一幅無限想像的畫。要知道當初創作的動機何在,最好是問韓滉了,可唐朝距今幾百年,並且畫家又已乘鶴西去,看來要揭開謎底,是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