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雅格布jacob

    痛點是什麼,究竟應該怎麼去理解

    痛,會給人深刻,聚焦的感覺,可以想象一下,一根針紮在了你的手上,細細的針口扎進面板,這個時候由於痛覺神經的作用,會產生一種痛感。

    在經歷過痛感後,你會對此產生抵抗和抗拒,你不會想再來一次。經常打球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這種感受,每次上場前都會很害怕崴腳,因為很痛,處理不好還會引起痛風。

    長期勞累,你會害怕自己的身體出現問題;家門忘記上鎖的時候,你會害怕被小偷偷東西;投資的P2P,你會害怕這家公司捲款跑路;

    你能發現,這當中都有一個很明顯的動作,就是害怕。因為害怕,你會不斷地尋找解決方法。直到可以抵禦內心的這份恐懼,甚至會為這份恐懼付費。

    所謂的痛點,其實是內心的一種恐懼。

    判斷恐懼的唯一辦法,就是看看當中有沒有令人恐懼的成分。

    在我以前的一個專案裡,產品是做一個設計行業的眾包平臺,平臺主要做撮合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兩類使用者:

    我是開發商,想找到合適的設計師來為我做有償設計;我是設計師,想找一些外包專案來賺外快;

    當時負責這個專案的所有負責人,都認為產品抓住了使用者的痛點,這是一個市場的缺口。於是加大了投資和宣傳,幾個月過去,大家都做得很認真很辛苦,但卻發現沒有一點的進展。

    相信大家看完,也是沒啥感覺的,儘管你是一位設計師。後來我自己在覆盤的時候才發覺:

    “這當中存在痛點嗎?這是一個痛點嗎?顯然不是。”

    在描述的使用者場景裡,我根本看不到使用者會感到恐懼。使用者還是處在可用可不用的狀態,需求的程度也未能上升到會產生恐懼的時候。

    這個時候,我們只能把它當作一個爽點(下面有詳細解讀)來處理,作為痛點確實不太合適。

    每當我們談論到痛點的時候,一定是這個點讓使用者產生了恐懼的感覺。

    因為害怕,有人會選擇退縮,不斷尋找抵禦恐懼的方法;而有些人會因為害怕,而有了動力,不斷尋找跨越恐懼邊界的方法,讓自己不再害怕以前的恐懼;害怕落後,而不斷努力,就是最好的例子。

    恐懼會困住一個人的手腳,會是一個人發展的邊界。

    想象一下,在一片漆黑的空間底下,你的內心會對未知的地方產生恐懼,恐懼會令你停在原地,而不會激進地行動。

    這個時候在你的身邊就有了邊界,對映在現實生活中,就會是發展的邊界。

    生活當中你會看到很多很棒的人,恐懼是很難困住他們的手腳,他們習慣在漆黑和未知中探索,無所畏懼,你會看不見他們的發展邊界,因為發展的潛力實在太大了。

    這是關於痛點的人性剖析,而一款能觸碰到使用者痛點的產品,要麼幫我抵禦恐懼,要麼帶我走出恐懼,擴大邊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植物調節劑在不同的葡萄品種上如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