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2

      章臺

      古臺名

      即章華臺。春秋時楚國離宮。   戰國時秦宮中臺名,“完璧歸趙”的故事就上演於此

      編輯本段西漢長安城街名

      章臺,漢時長安城有章臺街,是歌妓聚居之所。《漢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顏師古注謂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

      章臺柳

      中篇小說,清人作,然姓名已不可考,有清醉月樓刊本,四卷十六回,有回目。原系民國時期齊如山先生舊藏,今存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考其文筆辭藻,當為清初作品。

      《章臺柳》情節本唐代許堯佐傳奇小說《柳氏傳》,敘述:唐天寶間秀才韓翊流寓京師,與李王孫交為莫逆。李蓄妓柳氏,人稱“章臺柳”。韓柳二人互相愛慕,李遂將萬貫家資與柳氏悉贈韓翊,自己前往華山學道。韓應試中探花,因安祿山反,別柳氏赴侯希夷節度使處任參軍。番將沙吒利恃平反有功強搶柳氏,柳拒不從。郭子儀軍收兩京,韓翊還長安尋柳不遇。青州勇將許俊許虞侯感韓柳誠摯之愛,縱馬搶回柳氏,遂使韓柳夫妻團圓。

      《章臺柳》較《柳氏傳》在人物設定上稍有變化,如人物增加柳氏丫環輕娥、沙吒利僕人沙蟲兒等。並《柳氏傳》中的節度使“侯希逸”在《章臺柳》中作“侯希夷”,《章臺柳》又增添李生慕道、玄宗西逃等情節。

      《章臺柳》情節曲折飽滿,人物刻劃工緻,情態逼真細膩,敘述語言優美、典麗、富有詩質,系清初中篇白話小說中,將才子佳人與歷史傳奇題材相結合堪稱“佳構”的一部。

      章臺走馬

      後世以“章臺走馬”指冶遊之事。

      唐崔顥《渭城少年行》:“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章臺帝城稱貴裡,青樓日晚歌鐘起”,即其一例。

      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詩詞用法

      在詩詞中用章臺和灞岸來代指柳。

      南宋詞論家沈義父的《樂府指迷》說:“說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灞岸’等字。”也說明隱喻是唐詩語言的一個鮮明特點。

      灞岸,長安東有灞水岸邊,水上有橋名為灞橋,漢人送別多在此分手並折柳相贈,取其同音“留”意。灞橋又稱為“情盡橋”、“斷腸橋”。寫灞橋柳的詩詞無數“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又有李白的“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羅隱的“柳攀灞岸強遮袂,水憶池陽淥滿心”。這灞岸柳當是最賦離愁別緒之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函式的單調性應該怎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