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Yú)姓 ,中華 2113姓氏之一,是華人 口最多 5261的姓氏之一,佔第三十九位, 在山 4102東和東北最有影響 1653。
是 一個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
于姓主要源出: 1、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名為氏。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
後來,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於,是為河南於氏。
春秋戰國混亂,邘叔有後裔遷山東郯城,為山東於氏。
2、出自古炎帝姜姓齊國公子、文學家淳于髡的後裔淳于氏,在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改單姓於氏。
據《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淳于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于氏。
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
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純”“淳”同音),複姓淳于氏改為單姓於氏。
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復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於氏。
3、出自北魏前期中原於氏避三國之亂於平城而改姓的萬忸於氏,在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恢復本姓於。
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於氏原為山東于姓人,後隨鮮卑俗改之,孝文帝漢化改革,又復于姓。
實際上,他們是漢朝於公的後代,在三國戰亂時,隨拓跋鄰部離開中原,併為了適存於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於氏。
到後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中原,複姓為於而已。
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乃至播遷全國的於氏族人很多都是此支於氏。
4、出自賜姓或少數民族改於姓而來 ① 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哩姓於名忠,清朝時,南方的部分尼瑪哈氏改於姓。
② 又有達斡爾、鄂倫春、土、回、高麗等小數民族有改於姓者。
當代,于姓的人口已達到642萬,為全國第三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華人口的0.48%。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約佔于姓總人口的71.9%,其次分佈於江蘇、內蒙古,這兩省區又集中了9.1%的于姓人口。
山東為當代于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于姓總人口的21.8%,一千年來山東一直是于姓人群的居住中心。
全國形成了以山東和遼寧為中心的二大於姓居住區域,于姓人口向四周輻射,逐漸減少,長江以北多於姓,長江以南少於姓。
於(Yú)姓 ,中華 2113姓氏之一,是華人 口最多 5261的姓氏之一,佔第三十九位, 在山 4102東和東北最有影響 1653。
是 一個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
于姓主要源出: 1、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名為氏。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
後來,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於,是為河南於氏。
春秋戰國混亂,邘叔有後裔遷山東郯城,為山東於氏。
2、出自古炎帝姜姓齊國公子、文學家淳于髡的後裔淳于氏,在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改單姓於氏。
據《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淳于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于氏。
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
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純”“淳”同音),複姓淳于氏改為單姓於氏。
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復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於氏。
3、出自北魏前期中原於氏避三國之亂於平城而改姓的萬忸於氏,在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恢復本姓於。
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於氏原為山東于姓人,後隨鮮卑俗改之,孝文帝漢化改革,又復于姓。
實際上,他們是漢朝於公的後代,在三國戰亂時,隨拓跋鄰部離開中原,併為了適存於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於氏。
到後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中原,複姓為於而已。
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乃至播遷全國的於氏族人很多都是此支於氏。
4、出自賜姓或少數民族改於姓而來 ① 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哩姓於名忠,清朝時,南方的部分尼瑪哈氏改於姓。
② 又有達斡爾、鄂倫春、土、回、高麗等小數民族有改於姓者。
當代,于姓的人口已達到642萬,為全國第三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華人口的0.48%。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約佔于姓總人口的71.9%,其次分佈於江蘇、內蒙古,這兩省區又集中了9.1%的于姓人口。
山東為當代于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于姓總人口的21.8%,一千年來山東一直是于姓人群的居住中心。
全國形成了以山東和遼寧為中心的二大於姓居住區域,于姓人口向四周輻射,逐漸減少,長江以北多於姓,長江以南少於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