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播讀書

    1、做有時間累積效應的事情

    在《知識的錯覺》中,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你每個月向一個年利率10%的賬戶中存入400元,經過40年後,你覺得你賬戶中會有多少錢?絕大部分人認為大概是22萬左右。但實際上正確答案是250萬。這就是複利的優勢,點滴積累的力量。成長和學習也是一樣,做那些可以產生複利價值的事情,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有一天會給你巨大的回報。複利增長的前提是點點積累,而且前一個積累是可以作為後一個基礎的。比如生產線工人,做10年可能也跟新人差不多,這就是沒有複利效應,而閱讀和寫作不一樣,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而且你的自媒體粉絲是一天天增加了。就像社交網路為什麼厲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每增加一個使用者,就會為他們的網路其他使用者增加價值,甚至為整個網路增加價值。

    2、做效率“慢”的事情

    現在社會都要求我們提高效率,加快節奏,而且科技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工具,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點餐、不能等車就可以出行、不用上街就可以購物。每個人、每個公司都在追求效率至上。但我認為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效率,甚至可以說做那些效率很低,但很有價值的事情,往往很重要。比如你很難透過一兩次跑步獲得健康,但正是因為這樣,健康才如此重要。你不能輕而易舉地讀完一本書,所以知識淵博的人只是鳳毛麟角。所以,往往做一些見效慢,但是未來非常有價值的事情非常重要。

    3、每個某個細分領域的5%

    《從0到1》這本書中講了一個道理,對於創業者要獲得成功,就要做到比競爭對手好10倍以上,才能有機會打破競爭壁壘,比如谷歌的搜尋、亞馬遜的書都是這樣。如果你想超過50%的人,那麼就要成為頭部的5%。這個思維很重要,現在競爭非常激烈,你要做一件事情,可以想想你比其他人做的好多少?是不是花了正常10倍的時間讀書,寫作和打磨一篇稿子。華人每年人均讀書不到8本,還是算了各種型別的資料,如果你一年讀書超過80本,那麼你就超過正常人10倍了。

    所以,你的時間要花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讓你在某個細分領域有絕對的競爭力,這樣才是最優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咪喜歡吃膠帶,貓吃膠帶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