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佳的愛情

    世界是平的,國家一直在提倡一帶一路建設,深化改革開放,擴大與全球各個國家的合作,可是還有一些人思想陳舊,抵制各種外來事物,封閉中坐井觀天,這難道不可笑嗎?

  • 2 # 墨琚豐朗

    中國百多年來的近代史,是一部被外來文化強行開啟國門的屈辱史。我們泱泱中華大國的自信,在西方工業文明的堅船利炮下被擊為齏粉。被武力征服後屈辱的接受強權,對一個民族的傷害是深遠的。中國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就宣揚忠君愛國這個主題,民族主義民族英雄在華人心裡永遠居第一要義,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而對接受融入外來者,往往都視為奸賊,所謂漢奸。這便是為什麼持愛國態度的一部分人有天然反抗的本能,這種反抗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今天的中國,經濟剛剛開始快速增長,這讓持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態度者產生自豪感的同時盲目自大,開始大談我們世界領先,超越美國等等。殊不知自清末以來至今,為什麼只有改革開放之後才產生了如此巨大的生產力,一百多年了啊,我們才剛剛看見一點成果,中華民族付出了無數巨大犧牲為代價才有了今天這個局面,這是多麼寶貴成果啊。這裡要特別強調,是改革開放後給中國帶來的巨大進步,只有持續不斷朝著這個方向繼續深化改革,才是中國的出路,一切才剛剛開始,任重道遠。我們只要回顧一下這四十年來是如何艱難開拓才有了今天這個局面,就明白,那些愛國賊叫喊抵制是多麼愚昧無知了,記住,愛國主義的方向就是繼續深化改革,擴大成果,敞開國門,融入世界大格局,民粹主義封建愚昧禍國殃民。科技進步讓速度在飛躍,地球在這種速度下將越來越小,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人類即將面對外星文明,沒有這樣的意識和格局,將無法面對新文明的來臨。所以,短視幼稚的民粹主義只會遺害人類而必然淘汰。所以,連個聖誕節都在喊著抵制的人,豈不貽笑大方。

  • 3 # 這不本格

    聖誕節對於國外來說是一個很盛大的節日,就像我們的春節一樣。其實主要是中國信奉佛教的群體比較多,聖誕節對於基督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中國國內的基督教徒也會很隆重地舉行這個節日。

    很多人對聖誕的嗤之以鼻,是因為聖誕節對他們沒有真正的節日意義,比如春節的團圓意義、清明的祭奠意義,對於他們來說,只能有狂歡的意義。因為他們既不在國外,又不是基督。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外來節日的全國狂歡?因為商業的推動。商家為了推動經濟總愛弄出點節日,能利用啥節就利用啥,不行我還能製造一個雙十一雙十二電商節,再來一個三七女生節三八女王節,聖誕節怎麼能放過?

    當商家開始做活動,營造一種節日氛圍的時候,很多人都樂意迎合。因為很多人的心理上,也是樂意過節的,大家都需要一個狂歡的理由,需要一個節日的氛圍。但是也有一批人以社交累人,浪費時間為由拒絕這些節日,我相信這些人並不喜歡過節,不喜歡狂歡,只是把過傳統節日當成一種必須要做的習慣,因為它所代表的意義而忍耐著狂歡的氛圍。

  • 4 # 春風如沐695

    所謂不過陽節(包括聖誕節)的人其實就是社會的失落人群,面對改革開放後自己的不適應,只能惺惺作態,指桑罵槐的尋找平衡點,一個聖誕節就讓他大做文章,這是典型的與時代脫節,難不成你連公元日曆的不接受,因為那就是基督誕辰的起始。不要再炒作過不過“洋節”

    了,毫無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伊士運河改變世界經濟格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