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zgmn23173

    佛教寺廟職務性身份稱謂如下:上座:原始佛教將僧人依戒臘年限之長短分為下座(10年以下)、中座(10年至20年)、上座(20年以上)。後轉而為寺院職務之稱。上座為一寺之長,主要是弘講佛法,作僧中表率。唐代以後稱為方丈或住持。也用於對有德行之僧或僧臘較高者的尊稱。寺主:位居上座之下,負責一寺實際事務。唐代以後也稱寺監或監院。維那:位居上座、寺主之下,管理眾僧雜務,調和僧眾糾紛,辨別度牒真偽等。又負責僧眾紀律事務。唐代以後維那成為叢林八大執事之一,主要負責宗教儀軌、佛事唱唸等。住持:為一寺之長,有護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方丈:即住持。因其所居之處為“方丈”室,故而得名。首座:為全寺修行之模範,掌禪堂中號令之權。西堂:為西堂首座,輔助方丈教導修行的僧人。後堂:為後堂首座,負責後堂修行之事務。堂主:居首座之下,負責禪堂、唸佛堂之事務。監院:負責協助方丈或都寺監理寺院總務。古稱監寺、院主、主首、寺主,後為特尊住持而改稱此名,俗名當家。大寺可設數名監院。當家:為監院之俗稱。知客:為客堂負責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設數名知客。僧值:又稱糾察,管理清規執行情況及僧眾威儀。典座:為廚房、齋堂負責人,管理僧眾伙食及信徒供齋等事務。寮元:為雲水堂負責人,管理來寺掛單僧侶的事務。衣缽:為方丈室負責人,幫助住持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書記:掌管寺內文書往來之事。化主:一、指叢林中負責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二、意為教化之主人,通常指叢林之住持。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大叢林住持可有多位侍者,分為燒香侍者、書狀侍者、請客侍者(幫助接待客人)、衣缽侍者(幫助掌管住持錢物)、湯藥侍者(負責住持的飲食、醫療雜務)、衣物侍者(幫助漿洗衣物)等。此外,大叢林中通常還設有副寺(管財會)、直歲(管農作)、知藏(亦名藏主,管藏經樓)、知浴(又名浴主,管浴池)、知殿(又名殿主,管殿堂香火、衛生)、莊主(管莊田、領地)、園主(管菜地,或稱菜頭)、塔主(管理塔院)、門頭(負責門衛)、磨頭(管理磨坊)、淨頭(管環衛)、毛頭(管理發)、司庫(又名庫頭,掌管倉庫)、參頭(司掌法事禮儀)等等。擴充套件資料佛教職務性身份稱謂在中國特別多,也很重要。自南北朝建立僧官制度以來,各個朝代按行政區劃設立了許多的僧官,名目繁多,如僧正、僧主、沙門統、昭玄統、僧錄、僧統等等,現已不適用了。近代社團組織興起,佛教界也建立了各級佛教協會和居士林等組織,於是佛教徒中有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林長、幹事、主任等頭銜,這與各界沒什麼差別,故不需贅述。人們遇到比較多、易於混淆的是負責寺院管理的和從事佛教法務的職務性稱謂,下面就略作介紹。早期佛寺的管理一般由上座、寺主、維那三綱負責。自唐代禪宗大興,百丈禪師創立叢林清規以來,天下風行,叢林制度日益健全,寺院執事也越來越多,按東西兩序排列,大叢林的執事可多達48位甚至上百位,方丈以下主要的有四大班首(首座、西堂、後堂、堂主)、八大執事(監院、知客、僧值、維那、典座、寮元、衣缽、書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套126平方的房子,三室一廳,需要多少個插座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