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看來,提問者是樂嘉的粉絲,對他的性格色彩學是相當感興趣的。我承認,樂嘉在《非誠勿擾》這個舞臺上很會秀,所以當年他的人氣飆升,書賣得也蠻好的。但是,性格色彩學並非是他首創,羅格·波爾克曼、泰勒·哈特曼早在他之前就提出了這一理論,只是顏色分類有區別。作為一個現象級的概念,樂嘉的性格色彩分析只能說是營銷成功範例。將人的性格分成紅、藍、黃、綠是不具備實證基礎的心理學。一個孩子的性格形成,源自於家庭教育和他的成長經歷;一個成年人的性格形成,除了以上兩點,還有現實的磨礪。

    題目中所說的綠色性格的孩子和黃色性格的父親,我們不妨換一種說法:一個乖孩子和一個掌控型的家長,這樣的“標配”是不是很熟悉?既然如此,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家長控制慾過強,孩子獨立性越差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發現:越是動手能力強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親越“懶”。從思想到行動,這些孩子都是自主模式,而家長的態度是放手給他們機會去鍛鍊。相反,那些動手能力差的孩子,父母親往往是不放心這個,也不放心那個,什麼事情都要“給孩子把關”,打著“我是愛孩子”的旗號,其實是在阻礙孩子成長的腳步。這就是“媽寶”、“巨嬰”誕生的根本原因。

    容易產生自卑情緒

    孩子長期被父母親掌控,很容易產生自卑的情緒,而且這種自卑感會如影隨形。因為習慣了被安排,被否定,孩子就會慢慢地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記得有一次參加一個機構組織的親子活動,其中有一個互動環節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在樹葉上創作,可以塗色,可以寫詩,怎麼有創意怎麼來。時間到了,還有一組家庭什麼也沒有做,家長一直都在那裡批評孩子,而那個孩子就低著頭一直在不安地搓著手,眼淚也一直不停地流。那個場景真的很讓人心疼。

    容易“叛逆”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成長的叛逆期,當然,這個叛逆是代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提高的必經之路。但是,掌控型父母教育的孩子,他們的叛逆,則是意味著反抗和不滿。想要掙脫束縛,想要展現自我。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不勝列舉,實在是太多了。這些“在沉默中爆發”的孩子,實際上就是在挑戰父母親的“權威”。所以,很多家長會發現,以前那麼乖的孩子,一下子變得讓人不認識了,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掌控不了,為什麼?原因就是你管得太多,孩子想要自由呼吸。

    歸根結底,家長教育孩子一定要給他相應的成長空間,你不可能事事代勞一輩子,你不放手,他就不能長大,就沒有辦法獨立。控制慾太強,在家庭教育裡不是一件好事,望周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短有深度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