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①主治

    a、外感風寒,兼有裡熱,惡寒發熱,身疼痛,無汗煩躁,脈浮緊。

    b、治溢飲,見上述症狀而兼喘咳面浮者。

    ②方義

    a、本方證為風寒束表,衛陽被遏,熱傷津液所致。治療以發汗解表,兼清鬱熱為主。

    b、方中用麻黃、桂枝、生薑辛溫發汗以散風寒,能使內熱隨汗而洩。甘草、生薑、大棗甘溫補脾胃、益陰血,以補熱傷之津;無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裡熱,與麻黃配伍能透達鬱熱。杏仁配麻黃,一收一散,宣降肺氣利於達邪外出。諸藥配伍,一是寒熱並用,表裡同治,側重於“於在表者,汗而發之”;二是發中寓補,汗出有源,祛邪而不傷正。

    麻黃甘溫,桂枝辛熱。寒傷營,以甘緩之;風傷衛,以辛散之。故以麻黃、桂枝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黃以發表。大棗甘溫,生薑辛溫,佐桂枝以解肌。石膏辛甘微寒,質重而又專達肌表為使也。營衛陰陽俱傷,則非輕劑所能獨解,必須重輕之劑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已。

    ④運用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兼有裡熱證。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脈浮緊為辨證要點。

    ⑤加減化裁

    a、裡熱明顯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b、咽喉痛甚者加銀花、連翹、牛蒡子。

    c、浮腫者者加茯苓、澤瀉、蘇葉。

    d、熱甚者加大青葉、蟬蛻。

    e、氣血虛甚者加黃芪、白朮、生地、何首烏。f、 淤甚者加當歸、丹參。

    g、小兒夏季外感高熱:咽紅、扁桃體大加銀花、蒲公英、牛蒡子。

    h、煩躁不安加鉤藤、蟬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DNF中,你見過哪些特別讓人“蛋疼”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