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一個人跨越山海
-
2 # 岑詮
當相聲界還只是原始生態圈的時候,相聲藝人及觀眾估計想都沒想過有那麼一天,相聲和現代娛樂圈會有交集、甚至是呈現一種大融合的態勢。
在此前,相聲就是小茶館、小方桌和茶壺茶碗、茶水、瓜子,藝人一襲大褂張嘴就說,觀眾一聽一樂。應援物品就是茶壺和茶碗,要說有什麼應援方式,那就是“飛茶壺”了。
這一生態圈在德雲社——尤其是張雲雷身上——徹底被突破了,聽相聲不再只是大老爺們的“專利”,許多年輕女孩紛紛買票走進相聲劇場,“德雲女孩”應運而生,特別是在張雲雷的劇場裡經常是清一色的“二奶奶”們。
張雲雷改變的不只是粉絲群體,熒光棒、大合唱、燈牌橫幅、接機等偶像明星應援方式,“二奶奶”們一樣也沒落下。這其中就有“站姐”——一群拿著大炮般的專業相機跟拍明星行程、動態併發布到各個平臺,以及幫明星應援的“高階”粉絲,以女生為主,也被粉絲群戲稱為“炮姐”(因為相機)。
和娛樂圈已然很成熟的“站姐文化”不同,相聲圈“站姐”還只是開始,也難以形成規模。相聲藝人偶像化很難,張雲雷真的是個特例,以後也許還會有,但不可能像娛樂圈那樣“量產”,畢竟相聲藝人的基本功擺在那,但凡能靠臉速成為“明星”,沒人會選擇相聲這麼苦的一個行業。
在相聲藝人身上出現娛樂圈應援形式的問題上,有人說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有人說娛樂圈“惡俗”破壞了相聲界的純潔。一些媒體也是對此口誅筆伐,就像去年新京報對張雲雷批判的“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資深相聲觀眾認為“臺上嬉笑怒罵我奉陪到底、臺下燈火闌珊我絕不參與”才是正確的聽相聲姿勢,而“德雲女孩”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捧相聲藝人。這本身沒有對錯之分,何況德雲社每場商演烏泱泱的觀眾,不可能只靠“票友”支撐。
不管是“德雲女孩”或“二奶奶”、還是相聲圈“站姐”,只要不瞎打岔、瞎刨活、尊重相聲藝人意願,發自內心的喜歡傳統曲藝,這本身就是對相聲這門藝術的最好弘揚。
一個行業在演變程序中總會有新鮮血液注入,藝人和觀眾也不可能一成不變,郭德綱也不會在相聲最大程度融入娛樂圈的步伐上停下,張雲雷推出單曲《毓貞》也僅僅是個開始。
回覆列表
真心感謝這些前線的美女們,不然我們是看不到如此完美的影片照片的,她們不求任何經濟回報,第一時間把專場盛況呈現給粉絲們~開始我也是不理解,這圖什麼呢?其實她們用這種方式傳播自己喜歡的藝人,讓更多朋友能瞭解支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