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79099174265

    肚臍眼是神闕穴

    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衝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神闕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

    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官。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透過鍛鍊,可啟動人體胎息,恢復先天真息能。

    神闕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闕,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闕穴進行鍛鍊,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洩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

    神闕穴的保健方法有三。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其二是聚氣法:端坐,放鬆,微閉眼,用右手對著神闕空轉,意念將宇宙中的真氣能量向臍中聚集,以感覺溫熱為度。其三是意守法:放鬆,盤坐,閉目,去除雜念,意念注於神闌,每次半小時以上,久之則凝神入氣穴,穴中真氣發生,胎息則慢慢啟動。

  • 2 # 小白科

    一、頭痛:百會穴能解頭痛

    戶外高溫炎熱令人頭暈,一進到室內低溫的冷氣房,原本擴張的血管、肌肉瞬間收縮,更令人頭痛難耐。

    按摩方法:此時可以按壓頭頂的百會穴(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能讓全身氣血通暢。手腕的神門穴(仰掌、握拳,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則有鎮定放鬆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陽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間的凹陷處),可以緩解側邊頭痛的困擾。如頭痛偏在前額,試試按摩合谷穴(將大拇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貼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處往下壓,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後腦疼痛,可將雙手抱頭按壓“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兩側,髮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舒緩症狀。

    二、生理期不適:三陰交能止痛去寒

    不少女性飽受經期紊亂、經量過多、經痛的折磨,有些人甚至要吃止痛藥才能減輕疼痛。

    按摩方法:經痛時試試看刺激行間穴、三陰交。行間穴位於雙腳足大趾與二趾之間,能幫助打通肝經,有助解除肝氣鬱滯之害。而位於腳外踝上方距離4指寬、在小腿脛骨內側的三陰交,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經期間單純只有腹痛的人,應該是寒氣太重、凝結小腹,刺激三陰交可以去除體內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其他生理期的困擾,可以試試按摩足部太溪(補腎陰,位於內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點)、足三里(補氣)、等穴道,均可解決生理週期不穩定。

    三、失眠:合谷、神門穴幫助安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動切管機切刀怎麼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