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是杜撰的人物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傳說發生於法國西北部布達紐地方,因被12世紀法國詩人當作寫作題材而流傳各地,但最著名的作品卻是德國詩人史特拉斯堡晚年未完成的長篇敘事詩《崔斯坦與伊索德》,該詩是根據法國詩人託瑪的作品寫成的。
這首中世紀敘事詩全篇大約兩萬行,其現代語譯本有庫爾茲(1844年)和秦洛克(1855年)的兩種,特別是後者在第二版中追加了自作的續篇,初見似乎和崔斯坦傳說無關,但卻和米勒的《尼貝龍根傳說的神話試考》(1841年)一樣,引起瓦格納對這傳說的關注。瓦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就是以這首大敘事詩作為主要素材寫作而成,而角色的描寫也更加自由。
《崔斯坦與伊索德》一劇。被瓦格納稱為《三幕戲劇》在德語中原是行為、舉動之意,是希臘語“戲劇”的直譯,意為:“藉著詩篇使音樂統一”。
崔斯坦與伊索德彼此相愛,但卻不能啟齒承認,因為崔斯坦曾在戰場上殺死伊索德的未婚夫,這段血債使得兩人無法互相接近。但是崔斯坦必須護送伊索德到她未來的夫婿馬可王身邊,他們在船上共飲毒藥,想了結彼此的仇恨,卻沒有料到布蘭潔娜以愛情藥加以掉包。已經和馬克王結婚的伊索德和崔斯坦在黑暗裡幽會,兩人渴望死亡最後能夠協助實現受挫的愛情。馬可王發現他們的幽會,以為自己已遭背叛。崔斯坦受重創回到城堡等待死亡降臨,他在夢囈中看到伊索德的到來,但隨即倒地。伊索德唱出《愛之死》,歌頌了持續到死後的愛情,然後相隨而逝。
沒有,這是杜撰的人物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傳說發生於法國西北部布達紐地方,因被12世紀法國詩人當作寫作題材而流傳各地,但最著名的作品卻是德國詩人史特拉斯堡晚年未完成的長篇敘事詩《崔斯坦與伊索德》,該詩是根據法國詩人託瑪的作品寫成的。
這首中世紀敘事詩全篇大約兩萬行,其現代語譯本有庫爾茲(1844年)和秦洛克(1855年)的兩種,特別是後者在第二版中追加了自作的續篇,初見似乎和崔斯坦傳說無關,但卻和米勒的《尼貝龍根傳說的神話試考》(1841年)一樣,引起瓦格納對這傳說的關注。瓦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就是以這首大敘事詩作為主要素材寫作而成,而角色的描寫也更加自由。
《崔斯坦與伊索德》一劇。被瓦格納稱為《三幕戲劇》在德語中原是行為、舉動之意,是希臘語“戲劇”的直譯,意為:“藉著詩篇使音樂統一”。
崔斯坦與伊索德彼此相愛,但卻不能啟齒承認,因為崔斯坦曾在戰場上殺死伊索德的未婚夫,這段血債使得兩人無法互相接近。但是崔斯坦必須護送伊索德到她未來的夫婿馬可王身邊,他們在船上共飲毒藥,想了結彼此的仇恨,卻沒有料到布蘭潔娜以愛情藥加以掉包。已經和馬克王結婚的伊索德和崔斯坦在黑暗裡幽會,兩人渴望死亡最後能夠協助實現受挫的愛情。馬可王發現他們的幽會,以為自己已遭背叛。崔斯坦受重創回到城堡等待死亡降臨,他在夢囈中看到伊索德的到來,但隨即倒地。伊索德唱出《愛之死》,歌頌了持續到死後的愛情,然後相隨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