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旅行168880558
-
2 # 渝採風
就鋼材質量來說是比現在的好,因為作戰方式的不同。二戰時期大部分的海上戰鬥都是在敵我雙方目視得到對方的情況下進行的,需要各自的戰艦擁有強火力的同時又能抵擋敵人炮擊命中後的傷害,而要能抵擋傷害就只能重灌甲護身才行。現代的戰艦作戰都是超視距的,一枚導彈就能飛行幾百公里,導彈依靠衛星和自身的導航系統攻擊目標,除了某些在近海發生的小規模衝突還能面對面互相攻擊(小排量小噸位的護衛艦或炮艇)以外,其它的都是超視距作戰,而一艘現代的戰艦其主要的噸位都被武器系統和電子系統所佔用,這樣一艘戰艦根本就不需要與敵人面對面戰鬥了,所以重灌甲對它來說就成了累贅,而且現代的各種合金鋼用來建造船體重量更輕並耐海水腐蝕性更強,但是也就僅僅是更輕和更耐腐蝕,真要被同等級別的敵艦懟上一炮還是會被炸一個大洞的。
-
3 # 道友郭
你的好是指什麼,韌性,強度,還是硬度。硬度高的韌性必定差。現在鋼材強度肯定能做得比二戰時期高。WC夠硬了吧,美國幾乎靠它打贏了二戰,但也僅能總在車刀等工具上,如果誤使用在船體結構上就是隱患。韌性好的軟的如果用在精密機構上,就是一場災難。簡單如一把刀,都要求鋒口硬,內裡韌。裝甲都要複合的才頂用。何況複雜的軍艦。你的問題沒法回答。
-
4 # 強武堂
估計是針對為什麼有人要去打撈二戰戰沉艦艇的新聞吧?事實上,1945年前沉沒的老艦艇的鋼材質量與現在相比,並沒有任何的優勢,甚至因為冶金技術的發展,在很多方便不如現代的鋼鐵。唯獨在一點上,老鋼完勝,那就是1945年前全世界並沒有發生過核爆炸,因為核爆導致的放射性同位素不會出現在鋼鐵中。而1945年以後生產的鋼鐵,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核爆向大氣層拋射的各種放射性同位素的影響。這是打撈歷史艦艇能夠謀取暴利的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自然就是文物價值。
以當年自爆沉沒得的“陸奧”號為例,上世紀70年代日方試圖打撈“陸奧”僅獲得部分成功,獲得的鋼鐵被稱為“陸奧鉄”,是生產放射性探測裝置的良好原料,當年鋼鐵的價格在兩千萬美刀以上。不過從這些年曝出的一些情況來看, 也有部分鋼鐵被遺族買走製作各種紀念品了。總的來說,陸奧鉄的價格比正常鋼鐵的價格百倍,這還是扣除打撈成本的結果。
回覆列表
不可能,都鏽跡斑斑了,怎麼用。再說了,二戰時期的軍艦的鋼材絕大多數都是戰列艦的鋼材,而現在軍艦的鋼材跟戰列艦相比,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