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英才

    “儒道互補”是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可以用三個最精煉的詞語來概括:一個是天人合一,一個是內聖外王,還有一個是儒道互補.這三個詞語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質.

      儒道互補-內涵

      中國哲學具有十大特點.儒道互補正是中國文化中互為因果相互作用的兩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構成一種周延的哲學形態,即儒家以道家為因,道家以儒家為果,而儒道之間又分享著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時間性哲學特徵.

      儒道互補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和結構的概括,先秦的諸子百家學說後來都衰落和斷絕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學說得以廣泛流傳和發展,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主幹和主體結構.儒道兩家學說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互補的文化機制,儒道互補猶如陰與陽、正與負的互動和互補一樣,相生相融,相輔相成,奇妙無窮,經久不衰.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就其內容和結構來看,儒道兩家的思想無疑是主 體;就其特質來看,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補最具決定性和典型的意義.在中國古代社會後期逐步確立的儒釋道多元互補的穩定的文化結構中,儒道兩家思想的交融互補居於首要的和基礎的地位.因而,瞭解儒道互補,對於把握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層底蘊,都是至關重要的.

      儒道之互補,是以兩家學說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廣泛而又明顯的差異為前提的.這些差異只是儒道兩家關注的問題不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並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對立的,並不構成激烈的衝突.惟其如此,才使得儒道兩家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形成了相輔相成、恰相對待的局面.它們各有長短得失,且此家之長正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從而使得兩家思想的互補成為必要和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2016高階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