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嶺南通途

    航空航天技術其實起源於軍事導彈技術,導彈是20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首先在實戰中使用了會v-1和v-2導彈,從歐洲西岸隔海轟炸英國的v-1導彈,是一種亞音速的無人駕駛武器,射程為300多千米,很容易用殲擊機及其他防控措施來對付v-2導彈是最大射程約320千米的液體導彈,由於可靠性差,急彈著點的分佈度太大,對英國只起到騷擾作用,作戰效果不明顯,但v-2導彈對以後航天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先驅作用。

    到了50年代中期,在火箭、電子、自動控制等科學技術有了顯著進步的基礎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創造了人類航天活動的新疆域。

    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僅僅開拓了人類的活動空間,還極大地促進了人類軍事技術的發展,航天航空技術與軍事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衛星是現代資訊化戰爭的基礎

    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地球上空建立了一張巨大的衛星網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導航系統、偵察衛星、通訊衛星。

    導航系統是導彈等武器精準定位的基礎,也是地面作戰部隊識別位置的重要手段,沒有導航系統,就不存在資訊化戰爭,就沒有精確制導炸彈,這也是為何中國要堅持發展自己的北斗系統的原因,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關鍵時刻就要受制於人。

    偵察衛星是高空探測的主要手段,現在隨著各國武器裝備的發展,已經不可能再派軍機到其他大國上空偵察情報,派出間諜也只能獲取一般的情報,對於地形地貌,大規模兵力調到,天象水文等無法獲得準確資料,透過偵察衛星,飛到其他國家上空,可以獲得所需要的情報,並且外太空屬於公共空間,不會受到活動限制。

    通訊是現代戰爭的基礎,資訊的交流更新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在戰時最可靠的只能是衛星通訊,地面只能進行短距離的短波通訊,無法實現遠距離通訊,通訊衛星可以實現全球通訊,這是不可替代的。

    二、航空航天技術促進了導彈技術的發展

    人類超遠距離殺傷武器是彈道導彈,彈道導彈需要從地面飛行到外太空再返回地面到達目標區,其實關鍵的技術就是航空航天技術,縱觀全球,擁有彈道導彈的國家肯定是航天強國,尤其是核大國,有了彈道導彈才真正對其他國家形成有效的核威懾,這樣才能有能力把核彈發射出去。

    三、人類的腳步遲早要離開地球,走向深空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人類遲早可以實現走向深空的夢想,誰有能力走向深空,就意味著可以搶先一步佔領優勢,外太空都是無主之地,有能力到達的就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沒能力到達的只能望空嘆息,比如月球表面就有大量的核原料,若是能開採,完全可以給人類使用幾萬年,這都需要軍事和太空技術的結合。

    綜合以上幾點關係,航天技術其實一直都是和軍事緊密相連的,現代戰爭很大程度都要依賴航天技術,可以說,沒有航天技術,就沒有現代化資訊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繼“五軍對決”玩法被遺棄後之後,“日之塔”玩法也被遺棄,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