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來一暑往

    說真的,真沒有這個義務。這要看父母的經濟能力,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以及父母本身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其實如果家裡經濟能力允許,父母和孩子雙方的溝通方式改變一下,可能效果就會更好。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父母不想支出零花錢,理由通常是:

    1、他們覺得孩子把錢花在不正當的地方。這個不正當主要是指單純的享樂,無意義的追星或攀比等。

    2、像同學聚會、生日會、節日禮物等,這種屬於孩子正常的社交活動,如果父母覺得這些活動有助於孩子成長,例如聚會的物件是好孩子,好學生等,父母給這個錢就不會那麼介意。反之,如果來往的是社會人士,混子,明顯的吊車尾的學生,壞孩子,那父母絕對不會給這個錢,還有可能禁止與這些人交往。

    3、個人用品。像手機電腦,學習用品,女生的化妝品,衣物飾物等。只要在一個必要的度之內,不超出家庭負擔的,我覺得父母都願意出。但前提應該是符合主流(也就是父母,雙手一攤)的審美觀。因此一些奇怪的、偏門的個人用品很有可能不會被透過。不過這如果父母的觀念比較開明的話,只要不是明顯的攀比,或明顯的不利於個人成長,應該都可以透過溝通來獲得支援。反過來看,作為父母,他們關心的其實並不是一次兩次的支出,而是透過這個事情,看到它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如果作為孩子,能長期表現出自己的智慧、成熟、理智,讓父母不用擔心,並且實際結果也是好的話,我想作為父母是會很樂意更早地放開對孩子的控制的。反面的是,如果作為孩子,事事表現出衝動,不成熟,不理智,偏執,又沒有社會生存能力的話,我想作為父母是完全不能放心(放鬆)對孩子的掌握的。因為十幾歲的孩子,眼看就十八歲了,還不懂得為自己將來打算,還只想一直享受家庭的溫暖,不懂得父母的苦心,只關心那無論如何,這樣的孩子是不能讓人放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鏈再好也拴不住要走的藏獒是哪首歌曲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