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程愛生活
-
2 # 木木呆呆的魚
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把孩子當成家庭中的一員而不僅僅是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真真把孩子僅僅是當個孩子來看待,常常以父母的思想去主導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從而導致難以溝通。
女兒上幼兒園時候,我們之間會經常有的互動就是晚上她睡覺時候陪著她躺在床上聊會天,她會告訴我在幼兒園的有趣的事,也會告訴我不開心的事。
上小學了,沒了那麼多時間,但是每週還是會抽點時間來聊天。
有次女兒告訴我她上學期曾經被老師罰站教室門外一次,因為大課間時候她們的隊形沒站好,好幾個小朋友都被罰站了,一直沒告訴我是怕我們說她。我微笑的看著她說這沒什麼大不了,並且很認真的對她說媽媽小時候也被罰站教室外面過,那時因為天熱中午去河裡游泳而忘記了上課時間遲到了就被老師罰站在教室外聽課,逗得女兒哈哈大笑說原來媽媽小時候也這樣皮。我對她說犯錯不要緊,重要的是在知道錯了後能夠改正。
我常常跟女兒說我不僅是她的媽媽,更是她的好朋友,好朋友間是沒有秘密的,所以女兒在學校開心的不開心的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
學會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或者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尊重她而不是大聲訓斥或者主導她,試著去理解孩子,以愛為基礎,與孩子成為朋友,這樣才不會有代溝難以溝通。
平時多交流,多關注孩子的生活。平時多在意孩子的心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孩子也不例外。有時候孩子想到的大人未必能想到,在教育方面不要太心急和打罵孩子,一心急就控制不住自己,就想發火,其實自己也不想。但是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候會起反作用,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怕事,不自信,會在內心討厭你的做法,這樣更容易產生隔閡。我們應該把孩子當成小大人,遇事的時候可以敞開心扉,各自說說自己的想法,互相提意見。久而久之其實就和朋友一樣了。主要前提條件是讓孩子感覺到家庭的和睦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