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85422457492

    你應該是問為何漢語裡出現很多語法與普通話倒過來吧。漢語語法轉普通話倒過來是蒙古人的傑作。蒙古人統治區域大,為了統治,各區域之間須要進行語言整理。由於時間督促,各區域語法不同,採用強譯方式,把很多語法倒。比如:雞公強譯成公雞,已做強譯成做了。

  • 2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古漢語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語句倒置的現象的。

    不僅有倒置,還有一種倒裝。倒裝句在現代也是經常會遇到的。

    比如,山東人把自己不清楚的事情說成:"我知不道…",而一般的應該是說:"我不知道。“

    雲南有些地區,則是把"湯麵條"叫作:"麵條湯",把“大紅花"說成:"紅花大"。後邊的大紅花與紅花大從詞意上區別並不是太大,而湯麵條與麵條湯則是意義就不同了。

    這個就是現代的漢語中的倒裝句。

    古漢語中的倒置句與倒裝句還是有區別的。在文言文語法中出現的倒裝句是有一定條件的。而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對於古人來說,原來是比較正常的句式。這個主要是古人沒有現在的詞類概念,而漢語詞在句中的次序則比較固定,從古至今變化也比較小。主語在謂語之前,動詞在賓語之前,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前,古今都是一致的。

    但是,古代漢語也有少數特殊的詞序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而且逐漸地已經從口語中逐漸消失了,但是文人寫文章時已經習慣使用,因此歷代的古文中會常常出現。

    例如:《列子: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就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裝句,目的是為了加重語氣。

    又如:《左傳:成公三年》中的"臣實不才,又誰敢怨?"“誰敢怨“實際上就是"敢怨誰"。

    倒置,並不是一種規律性的現象,也不是一種值得肯定的修辭方法。但是在古漢語中卻是不可避免或者是必須的。

    如:杜甫的《秋興八首》中的詩句:"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在實際上,應該是理解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又如:韓愈的《柳州羅池廟碑》中的"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其中的秋鶴與飛,則是應該理解為秋與鶴飛。

    漢語中的倒置,有時是為了平仄或者押韻的需要,有時則是為了造成一種特殊的意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出版社的四大名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