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流域跨35個緯度,南北較長,固南北氣候也迥然不同,緯度地帶性明顯。同時非地帶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氣候帶的分佈。位於流域東南部的衣索比亞高原,由於地形隆起,氣候出現垂直帶譜,並具有明顯的乾溼季。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島上空屬低壓帶,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為西南風,與來自幾內亞灣的溼熱氣流合併為強大的西南氣流,沿高原迎風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而到了冬季,盛行來自西南亞大陸乾燥的東北風,形成l0月至翌年2月的乾季。到了3~4月時,由於處於低壓中心,從印度洋麵吸引一股溼潤氣流,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對於位於尼羅河南部,東非高原的西北部地區由於受幾內亞灣溼潤氣流的影響,又加此地處赤道湖區,固太陽輻射強烈,對流旺盛,雨量比較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1200~1300mm。該地區的降雨量季節分配也較均勻:月平均降雨量最多時也不會超過180~200mm,最少時也不低於50~60mm,所以沒有明顯的幹、溼季。該區相對溼度為70%,是尼羅河流域的另一個降雨中心。然而對於尼穆萊以北的地區,雨季則逐漸縮短,雨量也遞減,等雨線基本上呈緯向分佈。蘇丹南部雨季出現在4~10月,中北部則限於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mm,而棟古拉—開羅之間年雨量更在25mm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經常終年無雨。由於該地段受地中海式氣候的影響,年雨量從25mm漸增至200mm,而降雨多發生在冬季。尼羅河(Nile)是世界第一長河,源於非洲東北部蒲隆地高原,流經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薩伊、蘇丹、衣索比亞和埃及等9個國家,全長6600多公里。最終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之一。“尼羅河”一詞最早出現於2000多年前。關於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來源於拉丁語“尼羅”(nil)意思是“不可能”。因為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於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區的人們認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羅河。二是認為“尼羅河”一詞是由古埃及法老(國王)尼羅斯(nilus)的名字演化來的。尼羅河是由卡蓋拉河、白尼羅河、青尼羅河三條河流匯流而成。尼羅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則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誕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絕大部分工農業生產集中在這裡。因此,尼羅河被視為埃及的生命線。
尼羅河流域跨35個緯度,南北較長,固南北氣候也迥然不同,緯度地帶性明顯。同時非地帶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氣候帶的分佈。位於流域東南部的衣索比亞高原,由於地形隆起,氣候出現垂直帶譜,並具有明顯的乾溼季。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島上空屬低壓帶,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為西南風,與來自幾內亞灣的溼熱氣流合併為強大的西南氣流,沿高原迎風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而到了冬季,盛行來自西南亞大陸乾燥的東北風,形成l0月至翌年2月的乾季。到了3~4月時,由於處於低壓中心,從印度洋麵吸引一股溼潤氣流,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對於位於尼羅河南部,東非高原的西北部地區由於受幾內亞灣溼潤氣流的影響,又加此地處赤道湖區,固太陽輻射強烈,對流旺盛,雨量比較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1200~1300mm。該地區的降雨量季節分配也較均勻:月平均降雨量最多時也不會超過180~200mm,最少時也不低於50~60mm,所以沒有明顯的幹、溼季。該區相對溼度為70%,是尼羅河流域的另一個降雨中心。然而對於尼穆萊以北的地區,雨季則逐漸縮短,雨量也遞減,等雨線基本上呈緯向分佈。蘇丹南部雨季出現在4~10月,中北部則限於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mm,而棟古拉—開羅之間年雨量更在25mm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經常終年無雨。由於該地段受地中海式氣候的影響,年雨量從25mm漸增至200mm,而降雨多發生在冬季。尼羅河(Nile)是世界第一長河,源於非洲東北部蒲隆地高原,流經盧安達、蒲隆地、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薩伊、蘇丹、衣索比亞和埃及等9個國家,全長6600多公里。最終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之一。“尼羅河”一詞最早出現於2000多年前。關於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來源於拉丁語“尼羅”(nil)意思是“不可能”。因為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於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區的人們認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羅河。二是認為“尼羅河”一詞是由古埃及法老(國王)尼羅斯(nilus)的名字演化來的。尼羅河是由卡蓋拉河、白尼羅河、青尼羅河三條河流匯流而成。尼羅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則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誕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絕大部分工農業生產集中在這裡。因此,尼羅河被視為埃及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