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62339713923

    “君子可寓意於物,但不可留意於物。”的意思是:“君子可以在東西上寄託自己的情感,但不可以過分關心留意這些身外之物 。” “君子可寓意於物,但不可留意於物。”這句話出自蘇軾《寶繪堂記》。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寶繪堂記》又名《王君寶繪堂記》。這篇文章充分表現了蘇軾對待人生超曠達觀的襟懷。文章說明人應該忘掉利害得失,用“寓意於物”的眼光去看待萬物。聯絡蘇軾的平生遭際,可以看出文章要表達的主旨就是要以豁達的心胸去對待貶謫的不幸遭遇,表現了一種豁達放曠的心境,而這種心境在蘇軾身上升華為一種審美的人生境界。 “君子可寓意於物,但不可留意於物。”這句話全文如下:“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聖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嵇康之達也,而好鍛鍊。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type.aspx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繼偉傷勢怎麼樣了?多長時間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