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人情感心理

    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孩子應該作為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意識,也有個人意願的表達需求。只不過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事情依賴父母,需要父母幫忙解決。

    在嬰兒6個月以前,基本上和媽媽的關係就是一體的,媽媽就是他,他就是媽媽,還沒分化出他自己和其他人的界限。

    但越長大,這個界限越來越明顯。

    這個時候父母就特別需要跟孩子保持好界限,透過和父母界限的處理,才能將這種方式運用到社會關係中,甚至親密關係。如果過度干預,讓孩子沒有界限,那麼他就只會分不清人際界限,處理自我和他人關係的時候,就會混亂不以!

  • 2 # 使用者274933517

    應該保持適當距離。顏之推在《教子》篇中提到,父母跟兒女之間,一方面要親愛周到,另一方面又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可以過於親密。他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父親對孩子要有威嚴,不能過分親密;骨肉之間要相親相愛,不能簡慢。如果流於簡慢,就無法做到父慈子孝;如果過分親密,就會產生放肆不敬的行為。)

    對自己的父母要關心、要孝順。但是也要保持距離,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做決定,需要你幫助的時候還是要幫助。同樣,你自己的事情也最好自己做決定,不然養成一個習慣,父母覺得你一直是小孩子,還是需要他們的幫助,他們會一直插手你的事情。

    很多家庭是有了孩子,一切以孩子為主,孩子也需要家長的照顧和引導,但是他們更需要獨立成長的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漏水,樓上的業主不讓修,怎麼處理?